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收购难解中国车企“品牌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法国总统专属座驾引入中国血统?雪铁龙这一法国总统专属座驾有望引入中国血统。据媒体报道,国有企业东风汽车将斥资数十亿欧元购入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约20%股权,成为和法国ZF并列的最大股东。
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仅次于德国大众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如果本次收购成功,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并购,东风可借此为进入全球市场奠定基础,但风险同样不可忽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风汽车三季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去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为31万辆,仅占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7.5%,这一成绩在中国市场只能排第六。
今年,标致雪铁龙30年来首次关闭法国的大型汽车厂,并削减员工人数。去年,该集团创纪录巨亏50亿欧元。过去三年里,标致雪铁龙全球销量逐年下跌,至今累计减少约17.5%。其合作伙伴通用汽车也表示将全数出售所持标致雪铁龙股份。
东风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发展较弱,也缺乏海外经验,而标致雪铁龙在欧洲面临的问题仅通过东风注资也难以解决,东风入股标志雪铁龙或导致“双输”。
靠收购国际品牌“镀金”不现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车企通过收购国际品牌提升自身形象的做法并不现实。待价而沽的企业往往是连年亏损或处于破产边缘,对于收购企业的经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蛇吞象”式的收购难度更大。
2004年,中国国营汽车巨头上汽集团投入超30亿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51%股权。上汽的本意是借此迅速提升技术,但并购之后却出现产品缺少市场、企业文化难以融合的问题。在双龙汽车强势工会的重重压力下,甚至发生上汽人员被扣的事件。2009年,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上汽集团的投资也化为乌有。
吉利作为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仍难以让其扭亏为盈。沃尔沃轿车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营收同比下滑99%,与2011年盈利1.6亿美元相比,去年沃尔沃轿车亏损了7400万美元。即便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沃尔沃2012年销量也下滑10%。
此前,为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吉利曾收购英国出租车生产商锰铜公司20%股权。去年锰铜公司破产,吉利只好再注资1.1亿元将公司全部纳入旗下。后者已连续5年亏损,不仅国内市场暂难打开,吉利借锰铜提升品牌英伦内涵的设想也并未实现。
跨国并购风险之高,即便是国际大厂也难免碰壁。美国福特共花费54亿美元收购英国品牌捷豹和路虎,最后却以2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印度的塔塔汽车,还不到当初出价的一半。在福特治下的19年间,这两家公司表现糟糕,捷豹从来没有实现盈利,而路虎的表现也乏善可陈。
对中国企业来说,接管并运营一家全球汽车品牌面临诸多风险。第一是不断恶化的全球销售,尽管中国企业能够提供急需的现金为国际品牌补血,但在目前的全球汽车销售环境下,扭转海外销售业绩几乎是一件不可能任务。第二是强势的外国工会。正如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遇到的那样,工会成为跨国并购的最大变数。
日韩车企不靠海外并购仍能成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位,而且这种产销量上的优势将长期保持下去。纵观全球汽车产销大国无不有强大的自主汽车产业,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皆有全球知名的汽车企业。
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唯有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向强的根本性转变。如果单纯依赖外资品牌的技术而放弃发展民族自主品牌,整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和市场将被外资控制,沦为外资车企的生产加工基地。
与频频出海的中国车企相比,日韩汽车企业十余年来却从未从事过任何跨国并购。2011年全球销量第三的日本丰田汽车,以及排名第五的现代汽车,都没有进行过海外并购,他们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经营自己的品牌,海外合资建厂来实现全球性的扩张。
MINI在被宝马收购之前只是个小众品牌,但是在宝马的经营下,MINI已成为高端小型车的代表。奥迪当初是一个收购来的品牌,从60年代被大众收购经营到今天,成为大众集团中最亮丽的一个高端品牌。总体看,品牌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体现,中国自主品牌还面临技术、市场、国际企业经管理等诸多短板,仅靠收购国际品牌难以令中国自主品牌杀出重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1-19 20:37 , Processed in 0.072314 second(s), 20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