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5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控制和减少染色色差浅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9 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全国灯芯绒和卡其染整技术及发展交流会资料 <br />控制和减少染色色差浅谈 <br />广州南丰印染厂有限公司 <br /><br />  在印染行业中,连续轧染色差的概念范围很广,有对样色差,批间色差、底面色差、左中右色差、批内色差等。这是印染工作者长期遇到的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随着我国纺织品出口扩大,参与国际性竞争愈趋激烈,品质的要求也愈趋严格。目前出口染色产品中,左中右色差和批内色差的标准要求在4·5级以上,远远高于我国国家标准。同时色差的评定,也由传统的目光评级转向电脑的测色和鉴定。即由传统的匠人技艺上升为科学技术,颜色的传递开始由实物色扳向数字化过渡到电脑的对色为CMC、DE值控制在0·6以内,批内色差是0·9以内。而且对色光源亦从普通的办公室灯光D65、CWF、TL84、D75发展到U3O、HORIZON、INCA等灯光光源对色,并且由一灯对色增加到两灯,叁灯分别对色而要求色光不变。为了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提高企业出口竞争能力,控制、减少以至克服染色色差已成为印染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如何控制减少左中右色差(俗称边色)和批内色差(俗称LOT色)。根据多年实践体会,仅供参考。 <br />  一、抓好原材料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控制色差的基础; 染色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指坯布和染化料,无论批量大小,要求原材料前后品质一致是确保克服LOT色的重要条件。即使客观上原材料品质有异,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处理有别,把LOT色严格控制在最少量的范围内。<br />  具体有如下做法: <br />  l、同一色号的坯布,要求采购部门尽量购入同一棉织厂,同一个批次产地配棉的坯布。 <br />  2、如中间商供坯,必须分清不同棉织厂的产品,如有两个厂的坯布,投产时需按批号分别投产。必要时前处理及染色工艺用料要作适当调整,以克服该批产品的批内色差。 <br />  3、对一些特殊产品,如亚麻、亚麻棉等半漂坯,虽经前处理,但敏感色仍难以控制其LOT色变化。控制的方法可先在每疋 (卷)取样l米,做好每疋(卷)与试样的编号记录,试染较敏感的颜色。然后根据试样LOT色的结果,将每疋(卷)分批投产。染色时分批调整,可减少LOT色的产生。 <br />  4、凡同一色号产品,遇原材料变化(包括坯布产地来源,染料,整理剂)供应部门必须通知技术部门,分类堆放,严格对比测试,以便工艺、技术上的合理调整,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br />  5、柒化料要坚持按批次需用量备足,一个颜色不论大小,首先要求是同一产地、同一批次、同一色光、浓度的染料。染料最好采用全验的办法,发现有异,要分开使用,重新试样,避免因染料的色光、力度不同产生LOT色。 <br />  6、不要忽视柔软剂等后整理剂对色光,深浅及边色的影响。一个批量大的颜色,在柔软整理过程中,最好使用同一批产品· 在同一机台上生产。同时也要剪样对色跟踪控制,否则批内LOT色和边色都难以控制。 <br />  7、染料选择是否正确,是控制LOT色及边色的又一关键。许多企业接到客户来样后就交化验室打样,染料的配伍由打样人员决定。问题是一些打样人员,恰恰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他们只管对准小样与客户来样,而对染色上染率高低、色光变化快慢、配伍性的稳定、不同色样同色异谱的变化大小难以掌握。经常小样送交客户确认,到生产时才发现问题的存在,这时再去更改染料配伍,又受到色光,对灯变化的制约,显得十分被动。为此,我们采用的是由电脑配色,根据平时选定的染料组合,选择DE值最理想的配伍,一式六个的配伍,再送染色主管根据品质好、稳定性强(上染曲线大体相同)、成本低的原则挑选其中一组配伍,再交试化验室打样,这样的小样既符合客户要求,又保证生产时色差能控制到最稳定。 <br />  8、三原色虽有万种变化,但三原色并非万能。实践证明:不能全部依靠三原色配搭,面对任何一个颜色,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个近似色染料为主色,根据色光再以其它染料微调。同时染料的配伍要坚持宜少不宜多,越少越好的原则。 <br /><br />  二、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减少色差的保证。 印染产品之所以难做,印染厂之所以经营艰难,是印染产品的生产特点所致。印染产品从坯布到成品往往经过10多道工序。生产过程结合着化学、物理、机械、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变化。10多个生产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不断改革,强化印染产品的生产管理是控制减少色差、确保产品质量的需要。 <br /><br />  1、坚持以技术为主导的生产运转管理,是控制色差的可行办法: 印染厂传统的企业管理,存在着计划与技术,车间与技术,技术与设备各自为政的弊病。对突出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位置不利。几年前,我们把技术和计划合并为工务部,全厂生产只由工务部一个部门统领。同时把生产运转管理方式改革为以技术为主导,以品质为重点的管理模式。在确保色差小的前提下,针对难度大的颜色、品种、专门设计前处理工艺。改变了以前多个品种千遍一律的炼漂工艺。强调在生产运转管理中技术唱主角,计划、车间,设备当好配角。并把染化料采购划属工务部统管。在生产过程中,不论是计划的调整还是问题的处理,无论是日班还是中夜班,决策权,指挥权在技术主管手里。这样避免了互相扯皮、重产轻质的矛盾,体现出&quot;以工艺为核心&quot;的作用确保了质量。 <br />  2、强化生产运转中的现场技术管理,是减少色差的关键: 鉴于印染产品生产的特点,绝大多数色差或其它质量问题都是在生产运转中产生的。长期以来,印染厂经常提及“预防为主”。但如何体现在实际运转中呢? 我们认为印染厂的现场监控,质量跟踪、防微杜渐是最切实的“预防为主”,多年来,我们十分重视生产现场的管理。一切生产计划、工艺技术人员、办公地点都设在生产工场里面。无论工务部经理、车间主任,还是炼漂、卷染、轧染、后整理的技术主管及技术员,每天工作的重点就在车间现场,工场(车间)就是办公室。这样,技术员对产品的运作、机台的运转、员工的操作、品质的变化都能了如指掌。同时要求他们要做到 &quot;三到现场&quot;(开机时、转品种、因故停台必到现场),检查&quot;四个第一&quot;(接班第一件布、转品种第一件布、清机后第一件布、设备维修后第一件布),以及认真&quot;抓好三化&quot;(技术操作统一化、工艺上车检查制度化、下机质量标准化),擞到产品运转中工艺上车的&quot;三度&quot;(温度、速度、浓度)能保持正确及前后一致,从而各下机半制品质量也能稳定一致,是控制减少色差的关键。 <br /><br />  3、履行各级质量否决权是控制减少色差的保证: 印染生产最致命的弊病是松散的管理,马虎的把关。经常出现大量质量问题才去追根寻源。有效治理色差的办法,除严格的管理外,亟需各级对品质认真细致把关。我们履行的是各级质量否决权,实践证明是减少色差的又一保证。 <br />  ①使用部门发现原材料品质差异,有权责成其退货,更换的职权。 <br />  ②工艺技术人员对设备状况要有严谨的检查制度。发现设备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时,有权暂停生产。通知设备部 门维修到完好为止。 <br />  ③染色技术主管对前处理品质拥有质量否决权。凡发现炼漂半制品影响到染色质量时,有权责成其返工至达标。 <br />  ④质检人员对染色产品中边色和LOT色的检查,达不到标准的,有权退回染色主管返修到达标为止。 <br />  ⑤各级技术主管,对属下员工操作水平和表现,拥有奖惩、调整、辞退权力。凡不符合该岗位技术操作要求的员工· 都要坚持处理,妥善安置。 <br />  ⑥客户是“皇帝”,凡客户因品质问题要求产品返修,要无条件接受,不得扯皮拖延。<br />   三、认真抓好各环节技术组织措施,才能达到减少色差的目的: 染色的边色和LOT色,并非只有染色过程才会产生的。边色和LOT色的控制,除涉及企业的管理和原材料外,还有工艺、技术、设备、操作及其控制方法等。整个过程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触一发而动全身”,而造成色差。 <br />  1、前处理是控制色差的基础: 染色出现边色和LOT色,多数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染色工序里检查原因。而忽视前处理这个产生色差的基础。这个片面的倾向,显然是错误的。可以说:前处理毛效、白度的一致,对色差的产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达到控制减少色差的目的,就必须花力气先抓好前处理这个基础工作。 <br />  ①退浆净煮炼透: 许多企业由于设备的局限或是计划及成本因素,往往把退浆煮炼合二为一。但是这种退煮工艺,对于一些含浆率较高的 产品(如灯芯绒,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坯布),其煮漂后毛效十分不稳定。经过摸索,我们认为: 纯棉织物的前处理不能忽视退浆的重要性。退浆净才能煮透,而只有退浆净才可以给前处理一个稳定的先决条件。实践中,我们认为: 缝头→退浆→烧毛→煮漂是最理想的工艺设计,染色产品毛效一般要求8cm以上,左中右及前后的毛效波动要控制2cm以内。 <br />  ②轧车轧液率一致: 前处理轧车的轧液率,是否保持前后及左中右轧液一致是印染厂容易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煮漂和丝光轧液的轧车,如轧 液率不稳定,必然会引起染色色差产生。因此,要把前处理重点轧车的维护保养提升到染色轧车水平去处理。每周休息天, 设备部都要重点去检修,每周的头班,技术人员都要测定轧车左中右的轧液率,符合要求才能投入生产。 <br />  ③印染生产中,难以避免突发机电故障,这对容布量较大(600-800M)的连续性退煮漂机台影响较大。发生此类问题,煮漂停放时间超过规定时,各厂应根据实际制定严谨的返工措施,并把返工的数量,箱号准确无误通知染色主管,以便染色时分别试样投产,可避免色差的产生。 <br />  ④坚持前处理质量检查和明确移交标准。 前处理半制品的外观质量检查是较简单的。内在质量检查如毛效、PH值、含浆率的检查也非难事。本文前面已提及&quot;下 机质量标准化&quot;必须持之以恒、认真落实。但是上述的检查仍不能满足染色色差的实际要求。我们的做法是: 在染色前一个工序,每箱布取样 1米,并连接缝头,送染色主管检查并搭染相同或接近的颜色去鉴定。如染出的头子布每段深、浅光色及左、中、右一致,即为合格品,相反为不合格品。前处理要采取措施修正,如出现试样有边色,可把染前白布样转90度车缝, 以纬向调作经向,再染一次。这样,可求证是染色还是前处理产生的边色。 <br />  ⑤保持工艺、设备路线的稳定性: 生产计划调度,绝对要服从工艺技术的需要,即一个批次或同色翻单再生产的品种,必须在同一工艺、同一设备上施工。 如确需要调整机台生产,必须事先征得技术部门的同意后执行,不得先斩后奏或斩了也不奏的现象出现。 另外: 目前宽幅染色产品 (60-63&quot;坯布)越来越多,而较多的印染厂由于设备的局限,被迫一机多用,即同一机台生产宽幅 和窄幅产品。这种情况如何减少色差? 我们的做法是以技术为主导,要求计划编排把宽幅产品集中投产,生产前并要设备部门更换前处理重要部位的轧车,同时在轧染机前多配一台均匀轧车,专门生产宽幅产品。这样边色的控制较为理想。当然宽幅产品能做到专机专用就最理想了。 <br />  ⑥磨毛产品的色差控制: 随着服装市场的需要,磨毛后加工的产品越来越多,目前,除了纯棉织物外,还发展到弹力斜,弹力府,尼龙棉交织的磨毛。由于磨毛的毛度前后和两边不一·也就易造成染色的边色和LOT色。为了保证磨毛下机品质的一致,磨毛时必须严格控制布的干湿度,磨毛的压力、张力、速度的一致。长时间的生产,磨毛砂纸因生产数量越大,损耗增大。因而磨毛时压力也要适当地调整才能保证毛度的前后长短一致。检查磨毛左中右长短是否一致,除手摸目测外,最好的办法还是抽样染色去检查鉴定磨毛的边色。另外因磨毛前大多教都要上柔软剂,所以,入染前最好再复煮漂一次,这样可去除表面花毛和柔软剂,使染色色光保持前、后一致。 <br />  2、染色工序是控制色差的中心: 色差,顾名思义是颜色的差异。印染产品也只有通过染色才会暴露出色差的问题,可以讲: 染色工序是产生色差的基地,也是控制色差的中心。因此要集中力量坚持认真细致的作风,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守好基地,控制好这个中心。 <br />  ①备料: 一个颜色,无论批量大小,首先要求是同一批次、色光、浓度相同的染料。否则染色时要重新调整配方,试样后再投产。 <br />  ②称料: 由于称料的差错造成批内色差,是印染厂最不值得去犯的低级错误,可靠的方法是: 分色称料、专人复核,并按照染料份量的大小严格执行衡器使用的规定。以达到堆确无误。 <br />  ③开料: 开料桶容量每个最好在800-l000升,每台轧染机配套三个(活注焙固法每桶只能开300-500升),如采用活性汽固法及士林干还原法、硫化及涂料染色时,遇上批量大的颜色,可开齐2-3桶染液连通同时使用,这样可减少因染料或操作的误差而造成的色差。另外,每桶染液开好后,可用滤纸抽查,分析其扩散度及色光深浅的变化,作为对染料染前的最后把关。 <br />  ④试样: 轧染试样的样布一般控制每次20米左右,这样可达到既准确又不浪费的效果。试样的工艺技术条件(包括压力、车速、温度、浓度)必须与正常生产相同。这样试样准,色差才会减少。试样时,除调方对色外,还应与左中右色差的调校一并进行到理想水平,这样正式投产时就能达到对色准、边色好的目的。 <br />  ⑤预烘: 无论是红外线预烘还是横导辊预烘箱,织物表面的受热温度要保持匀衡一致,否则染料会随水份的泳移造成色差。尤其预烘箱的风力是否分布平均,要订出制度加强检查,以防出错。另外,有条件的企业可在预烘下机安装在线测湿仪,检查织物预烘下机的干湿度是否一致,以防止因干湿不匀造成的前后色差。 <br />  ⑥蒸箱: 还原汽蒸箱的速度、温度、浓度需前后一致。特别是活性汽固液和士林还原液都离不开的烧碱,实践证明,色光对汽固或还原液中烧硷浓度十分敏感。为了减少烧碱浓度误差带来的影响,可把每色所需烧碱用量一次备好,并以滴定准确后使用。 蒸箱温度、压力的控制,可规定控制进入蒸箱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表监控。另外可在蒸箱壁上装上蒸箱压力U型管,并对U型管的高低(即对蒸箱内压力高低)有个规定的控制点,由于U型管反应比温度表,压力表的反应更快捷灵敏,所以蒸箱内的温度、压力以U型管控制就更准确,前后色光就更为一致。 <br />  ⑦监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边色和LOT色的监控仪器亦日益发展。例如:均匀轧车配上电脑,对其左中右轧液率的自动调控以及在线色差的测定和手提测色仪,温度自控、PH值自动控制等。有条件的企业,逐步添置一些先进实用的科技仪器,无疑对减少色差有极大帮助。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染色仍然要依靠员工的严格把关,认真检查去控制。每箱布要剪样对样最少三次,检查前后色差的变化。染色下机都要剪布条(一般应有20cm阔),再用缝纫机把左中右连接在一起检查边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br />  ⑧后整: 印染织物的后整理,会受后整理助剂的影响而产生色差。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和防止。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轧染试样时,要根据该品种的后整要求,如柔软、上浆、防水、防污、涂层、树脂等,剪样对色前,按后整要求进行整理后才去对色。这样可避免轧染下机对色准,后整下机色光变化的弊病。因此后整助剂的选用、配方、应由轧染主管制定。染后整理下机产品也需要剪样对色(色样由染色主管提供),并每箱布检查左中右色差的变化,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br />  ⑨成检: 目前,我厂成品检验的操作程序为: 验卷→分色→包装。验卷主要是检查布面外观疵点,分清A、B布。每卷规定剪前两条lOcm左右的布样(一条交客户,一条留厂备查)。 分色要指定专人负责,主要根据布条色样分清LOT色和检查边色。合格品方可放行。 包装要根据分色后的LOT色分别包装堆放,要有中英文的彩色标签显著分清,有利制衣厂分色裁剪。 以上是笔者对控制和减少染色色差的肤浅体会,故作&quot;浅谈&quot;而已。 (徐谷仓推荐2000/8/22) <img src="images/smilies/biggrin.gif" smilieid="3" border="0" alt="" />
沙发
发表于 2004-6-10 14: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大家都去看看啊!
3
 楼主| 发表于 2004-6-12 19:1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自吹自擂自己给自己做广告了,哈哈!
4
 楼主| 发表于 2004-6-12 20:20 | 只看该作者
受用了!<br />谢了!<br />在于精而不在于滥!
5
发表于 2004-6-16 22:1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不错,很有深度,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啊!
6
发表于 2004-6-19 13:09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很好啊,大家可以来一起的学习的,好的知识要借鉴的,我认为这也是捷径吗?所以不要这么说吗?
7
发表于 2004-6-19 15:1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啊,所以我把您的文章设置为精华文章啊!
8
发表于 2004-6-19 17:46 | 只看该作者
顶!
9
发表于 2004-12-22 13:14 | 只看该作者
.........................................................................
10
发表于 2004-12-22 17:40 | 只看该作者
經驗不錯!但文章缺少段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1-23 19:27 , Processed in 0.077595 second(s), 21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