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纺织业活化石织褐技艺独存金昌 面临断代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据兰州晚报报道:“织褐”这个字眼,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陌生,甚至远离想象。然而在今天的金昌大地至今保留着这项独有的、奇特的织造技艺,它不但蕴涵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还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织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人说,自从有了纺织工艺,就有了“织褐”。“织褐”的纺造工艺比较简单,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用羊毛、驼毛或其他动物毛经过手工纺线、染色,最后上机织出来的一种毛织品。其用途主要是做帐篷、口袋、鞑裢等。
  今年81岁的杨菊英是金昌市“织褐”的传承人。据她和她的亲属姜瑞基介绍,“织褐”手艺最早来自家传,在以前,谁家只要有人会“织褐”,那就意味着全家人有吃穿、有钱花。因为褐子被当作商品进行物质交换。在杨菊英所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龙源村有十几人都会“织褐”手艺,但如今这些人的年龄均在55岁以上。每到农闲时分,杨菊英就跟乡亲们坐在一起,用羊毛或驼毛纺线,由于现在羊、驼毛成本提高,很多时候,乡亲们把旧毛衣拆洗后,再重新纺线加以利用。天气好的时候,杨菊英等人用上大半天工夫,床垫、沙发盖布、门帘等模样的“织褐”工艺就显露在人们面前。但由于现代纺织业的冲击,“织褐”作品现在只限于自用或送亲戚。
  据熟悉“织褐”技艺的金川区文广局李志荣书记讲,金川的“织褐”工艺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四千年之前,不久前金川三角城墓葬的出土文物中就有褐制品。
  目前,“织褐”面临着断代、萎缩的现状。褐布的用途越来越少,这种最古老的、最传统的纺织工艺,正在随着老艺人年龄的增大,渐渐消失。也许真有一天,不仅没有人会“织褐”,就连“织褐”的工具也被搬进了博物馆,成为一种文物。所以,希望在“织褐”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的今天,相关部门能够把“织褐”当作一种“历史”和“过去”加以保护。
|||
一些老工艺,现在都渐渐的没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6-3 17:16 , Processed in 0.050317 second(s), 22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