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2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化纤的产能之困 狼真的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产能过剩问题曾导致很多行业的企业因拖欠贷款而濒临破产,如今,化纤行业也似乎遇到了产能阶段性过剩的困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在寒冬中寻求突围?“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化纤行业的共识。
  众所周知,生产过剩会给企业带来一系的问题,如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人员流动??然而化解过剩产能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狼真的来了?
  无论是PTA、PET、涤纶短纤,还是化纤织造坯布,由于市场敏感性不高,加上企业对2009年和2011年行业景气程度的预判过于乐观,投资带有一定盲目性,这些都使得近年来我国化纤新增产能出现惯性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4%,而化纤和长丝织造仅为3.7%和4.5%,落后于纺织行业。数据的背后,是产能的结构性失衡以及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状况。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我们通常是避而不谈,特别是对行业外。我们会对税务部门讲行业确实不景气,而对银行我们则会称现金流还可以。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不仅反映着我们内心的隐忧,也确实是一种无奈。”面对当下的情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道出了化纤企业的真实感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4年春季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PTA有效总产能3300万吨,实际需求量2700万吨,进口量200万吨,产能过剩约400万吨。预计2014年有效产能将达到4000万吨,如果按照国内需求新增350万吨,进口200万吨计算,2014年产能将过剩750万吨。
  面对当前化纤终端市场需求不足所造成的短期内化纤产品难以被消化的问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行业低增速和高库存有可能逐步成为一种常态,而高库存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整个终端产品销售电子化和零售商去库存化所导致的库存向上游转移。
  市场,是虚热还是真火?
  随着棉价带给纺织产业的波动,化纤作为棉花原料的一种补充和替代,在近年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无论从产量、产品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得到迅猛发展。
  然而,在2009~2011年前后,化纤行业效益急剧攀升,众多棉花企业转向化纤领域,市场呈现“灼热”景象,这种过度热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错觉,一拥而上进行投资。
  对此,华瑞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天明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不理性投资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供给和需求不对称,导致行业竞争过度,企业效益被明显压低。2013年,国内PTA产量2590万吨左右,2014年预计又将有1500余万吨的新装置投产,产能的失衡令PTA市场压力倍增。”
  他表示,虽然行业出现了阶段性产能过剩,但市场需求每年仍在增长,到2015年年底,产能和需求的增长会达到同步。而随着产业效益的降低,投资也会趋减,但化纤行业要进入景气周期则需要等到2018年。
  面对行业人士对化纤产业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的担忧,端小平却认为,目前来判断产能过剩还为时尚早。
  “十年前,当化纤产能只有600万~700万吨的时候,就喊产能过剩,2007、2008年,产能2000万吨的时候,也喊过产能过剩。如今,我国化纤产能达到了4500万吨,仍有人在喊产能过剩。这相当于以前总觉得狼来了,狼却没来,现在有可能狼来了,但是我们麻木了,也可能是市场容量的确出乎我们的意料。”端小平说。
  艰难抉择:上还是不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显示,2013年,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9. 8亿元,同比增长18.3%。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6%,比2012年略微提高0.3%。行业亏损面17.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9.3%。其中,涤纶行业利润总额小幅减少3.1%,氨纶行业利润大幅增长3.4倍,粘胶短纤总体亏损。
  可以看出,当前化纤企业普遍承受着较大压力,而随着生产压力由下游终端产品向中上游传递,中上游库存增加,产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逐步减少甚至亏损。有些企业甚至觉得现在的情况比2008年还要严峻,预计2014年,这种压力还会持续。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认识到目前的过剩是一种阶段性的、结构性的,需要时间和市场竞争将一部分落后产能淘汰掉。
  巨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化纤产品的发展。公司常务副总裁沈佰根坦言,目前,巨诚的产销基本持平,但企业仍有2012年以来所积压的库存,究其原因,他分析称,以往企业的产品定位是市场产品,且产品比较常规,今后,巨诚将专门针对订单进行生产,逐步取消市场产品的生产。
  他还透露,鉴于当前化纤行业出现了阶段性产能过剩现象,巨诚已一改常规发展思路,调整了生产结构。
  目前,巨诚的化纤业务主要集中在后道织造上。企业没有先上熔体、丝线、聚合线等生产线,而是先上了后道的加弹,而这部分所需的化纤原料采取了外购方式。这种做法一方面缓解了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化纤价格的走低,也为企业节省了部分原料成本。
  据悉,巨诚此前获批的60万吨化纤项目目前仍没有上马,他们选择继续观望市场。确实如此,行业内一旦出现产能过剩,就要企业做出痛苦的选择,企业要考虑效率,要资源整合,要接受并购和被并购,要降低成本,无论是自愿还是迫于无奈,企业都要“求变”。
  受制过剩,酝酿“产能出走”
  现如今,化纤企业面临着由常规产品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供需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感受到的是利润空间被压缩。
  对此,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化纤行业产能出现过剩,未来此问题将更加突出,行业的议价能力也将有所下降。
  恒力化纤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位居首位,其发展情况也一直受到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据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峰介绍,目前,恒力的PTA产能达到440万吨,PET聚酯产能达到240万吨,PET纤维120万吨,PET工业纤维20万吨。
  不过,面对化纤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这一难题,恒力似乎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李峰表示,让“产能出走”是他们的化解产能危机的一味良剂。
  据悉,恒力化纤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进入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地的PET纤维市场占有率可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盛虹集团今年也有新的PTA项目投产,公司人士笑称不会对5月期货合约产生压力。公司认为,在化纤行业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多次PTA产能过剩的担忧,但是实际情况都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只是在心理上给市场造成了下行压力。
  据记者了解,从目前市场来看,差异化产品和新兴产品更受客户青睐,盛虹集团相中了生物基纤维,从去年打出创新理念,80%以上的产品属于差异化产品。
  对于经常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盛虹集团来说,环保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盛虹会寻找相关企业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化解危机仍需机制推波助澜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化纤企业都表示,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让企业自由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有效率的企业不断壮大,而缺乏效率的企业则退出市场,为有效率的企业腾出更大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对此,李峰就提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为产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搭建专业市场平台,比如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公平有序的财税机制、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优胜劣汰的技术标准订立机制、保护公平的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等等,且不要干预正常的市场行为。
  同时,他希望科研院所能放下身段、走进企业、真正了解企业装备和研发能力的情况。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资源、学术能力和国际技术前沿信息资源,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研究成果应用化、应用技术产品化、产品技术市场化的最终目的,破解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难题,实现共赢。
  面对行业目前发展所遭遇的瓶颈,化纤协会方面也提出,产能过剩并不是单一行业问题,因此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化解,依靠市场力量,而不是行政手段。
  端小平指出,改革不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还关系到金融体制。比如,行业高盈利的时候银行就给钱,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在运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行业出现运行困难,本是兼并重组的好机会,但因企业受到地方担保,政府不希望企业倒,兼并就非常难。这些都需要在改革中逐步解决。
  同时,他呼吁定期向企业发布全国PTA/PET产量数据,以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形成比较均衡的开工率。企业方面也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了解到目前银行在抵押时不愿接受企业设备抵押问题后,化纤协会也表示,他们将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促进银企合作,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
  各方观点
  十年前,当化纤产能只有600万~700万吨的时候,就喊产能过剩,2007、2008年,产能2000万吨的时候,也喊过产能过剩。如今,我国化纤产能达到了4500万吨,仍有人在喊产能过剩。这相当于以前总觉得狼来了,狼却没来,现在有可能狼来了,但是我们麻木了,也可能是市场容量的确出乎我们的意料。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
  不理性的投资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供给和需求不对称,导致行业竞争过度,企业效益被明显压低。2013年,国内PTA产量2590万吨左右,2014年预计又将有1500余万吨的新装置投产。产能的失衡令PTA市场压力倍增,如今,化纤行业也只有像地产一样,拿时间来消化过剩产能。
  ——华瑞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天明
  现在我们企业的产销基本持平,但仍有2012年以来所积压的库存。以往企业的产品定位是市场产品,且产品比较常规。鉴于当前化纤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现象,我们已一改常规发展思路,调整了生产结构,今后将专门针对订单进行生产,逐步取消市场产品的生产。
  ——巨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沈佰根
  面对化纤行业产能过剩这一难题,我们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让“产能出走”是我们化解产能危机的一味良剂。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峰
更多资讯尽在中国丝光绒交易网:sgr.99114.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2-26 21:38 , Processed in 0.123646 second(s), 20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