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后贸易人的奇异外贸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爷爷和爸爸影响我的一生
    我的经历自己觉得很特殊,也许别的同龄人很少会有我这样的经历,现在我突然有些冲动想把这些写下来,也许有些事情很容易过去并被遗忘,但是它的影响会是永远的,也许还会决定自己和周围人的未来。。。。。
    我出生在一个华北的省会城市,虽说是省会,但是这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却很慢,甚至有些土气。外贸的发达与否是何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有紧密关系的,一个商业活动不活跃的地方是很难聚集起对发展外贸易需要的信息和人气的。但是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也许我的命运就和对外贸易有一些缘分。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国家干部,我从小是在一个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从我出生的那一年我家就已经拥有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是一种英国产的老式电视,我依稀记得打开它看的时候还需要打开变压器。这个电视是我二爷爷从香港带回来的,他那时的身份是香港海通船运公司的经理(可惜我这位爷爷作为***派驻香港的首批**干部,在工作中积劳成疾,岁数不大就去世了)。从小就见过和摆弄过许多新奇的东西,这种生活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的性格,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一生。
    我家人说我从小就有一种对于危险的敏感洞察力,例如:在我才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能预感到家人会带我去打针这样会对自己造成痛苦的事情。当他们带我往医院走的路上我要哭一路。而别的许多同龄的孩子在针头扎在自己身上时才会知道是给自己打针。我一直觉得,对于危险的敏感是一种财富,尤其是对于从事诸如外贸这种随机性很大的工作。我一直觉得,我对于外贸的接触是得益于我的母亲,她在省里的商检局工作,有着相当丰富的产品检验经验。小时候,因为我没有人看,我母亲经常带我一起去厂子验货。从小我就接触了外销工厂和车间、检验实验室等同龄孩子很难接触的东西(同龄孩子也许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也一样,那时候谁不想家长带自己去公园玩呢?我是没办法,才在一种特殊状态下接触这些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对了,要交待一下,我是80年生人)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叫外贸厅的机构,那时候商检局好像只是外贸的一个处级建制的机构。也就是说,那时候做外贸都是国家的**行为。我父亲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夫人就在外贸工作,她们做的是箱包出口。(也许是天意,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就和箱包有关)我的父亲在我的评价中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是他的运气不能说很好。我爷爷奶奶都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所以我的父亲从小到上学到参加工作都一直很顺利。他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单位是省建材局(那时候这样的行业局属国家**机关,之所以存在行业局是因为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没有放开,还是国家管理),在这个单位,我的父亲从事的和科研相关的工作。既然是研究类型的工作,那么论资排辈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我的父亲因为资历问题,即使是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也要在署名前挂上领导的名字,这让他很委屈也很憋气。
    我的父亲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了自己最初的工作时光。时间过得挺快,到了我4-5岁的时间,那时候改革开放的影响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显现了出来,我的父亲这时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想停薪留职,自己单干。他自己开始干的是技术转让,就是说他出技术,帮一个工厂研制出一种合格的产品,工厂支付他一笔转让费用。 他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赚来的。因此在86年,我家的家产就有17万之多。那才是一个万元户的时代,17万对于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我爷爷至今还记得,那时他从单位调了一辆车和我父亲一起去银行取钱,整整有两大包。(那时最大面值的人民币是10元面值)
    我父亲的好运由此到来了,但是也同时留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再往后,我的父亲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总体来说,好运气在一点一点从他身上流走,他开过皮件厂,生产过外贸皮包,但是被他那位同学的在外贸工作的老婆坑了,还有在山西开过煤矿,也没有弄成。总之,过于轻信别人是他最大的弱点。几年下来,钱损失了一部分不说,关键是失去了那个时期特有的发展机会。可以说,我父亲挣第一个10万元是成功的,但是他没有能把这10万元变成更大的财富。我一直觉得:在动荡的时代,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钱的多少,而是机会。我父亲没有能利用好这段机会。最后,他的落脚点选择了建筑业,这个行业成为了他事业的顶点也带给了他创业豪情的终结。我之所以写了这么多我父亲的事情,是因为我总觉得我的命运和他是息息相关的,虽然他一直很忙,从小到大都没有怎么带过我,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亲情是不能磨灭的。我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平静的,我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头脑还算聪明也比较努力,尤其是我的文采还可以,作文经常可以当作范文。但是我的性格中确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那就是我喜欢自己思考,自己来解决问题。这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相容的,正因为如此,我的许多行为在某些人眼里是有道理但是却不能提倡的。高中毕业后,我因为偶然的机缘选择出国读大学,去的地方是东欧的前苏联国家-乌克兰。(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二、海归的优势和劣势
    国外的生活远非许多人的想象,我只记得,许多同去的人一下飞机都哭了。而我却比较平静,呵呵,我的承受力自觉的一向很强。我记得当时我有种感觉,我在这片土地上一定能发现或者证明些什么。随后发生的求学生活简单平静,也充满了各种不定的因素。我喜欢这种感觉。那段时间中所有发生的事情我都清晰地记得,有欢乐也有悲伤,但是总的氛围是简单沉闷的。这时我的家人在信中提醒我要利用这样的经历,多在那边寻求些商业机会,因为这样我的优势和家庭的优势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但是,在我心中,却不知为什么对这种想法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我的潜意识里并不想在将来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为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只想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来观察,甚至说来体会一下另一种形式的生活。
    有必要来说一下:在乌克兰上大学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学校只管教学,别的什么都不管,甚至上学不上学也全凭自觉。中国学生许多都缺乏自制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说有99%的人都是虚度了这段时光。我想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因该说我是幸运的,但是也是不幸的。我因为和别的中国学生不一样的处世作风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当中,我是孤独的,这种结果是我始料不及的。
    人与人也许真的生来就有很大的差别,同样的事情,对于有些人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对有些人来说确实很难。我自己感觉,我有时候会很有运气,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去用在别人看来很难遇到的机会。这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我从来做任何事情时很少会感到迷茫,至于时下流行的所谓郁闷的感觉更是从来没有体会到过。我做事情时喜欢抓住关键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本领为我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缺点是让我变得有些懒惰,不愿意下大力气去做一些基本的工作。
    大学的时光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肯定的,我在一个人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段坚持了自我,没有堕落,尽自己的所能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没有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现在想起这段经历,还是会感慨万千。但是,我的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回国后我就发现了:我落伍了。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由于在一个相对没有变化的国度生活了5年,一些思想和意识已经和国内的同龄人产生了差距,我意识到自己要马上补上这一课,但是,我需要的是机会。机会在哪里呢?
    也许我真的和许多好机会有缘分,在我刚回国没有多久,省里正好要举办一个国际性的马戏节,这个消息还是我爷爷单位家属院的一个老太太告诉我爷爷,他又告诉我的。我知道消息后就写了一份简历。呵呵,这是我第一次写简历,我那时才知道国内找工作,找活儿干都得准备简历。然后我自己就拿着简历到组委会报名去了,理由是我想在大会上找个俄语翻译的活儿干干。这年头找什么活儿都得有关系,可是那次也不知道怎么了,主管的那个组委会的阿姨居然就是看看了简历,说了句:好吧,你随时听通知,随时到岗。如此简单的就把我算是吸纳进组委会的接待组了。要说,人还得有点长处才行。我的俄语口语水平是很过关的,尤其是语言的感觉,这是我多年磨练的结果。我要说,这次迟到的实践活动是我一生中重要的起点,使我从此以后拥有了一个至少可以找口饭吃的资本。
    在这次的艺术节上,我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以及我特有的办事风格给我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同时,最主要的是我给翻译的对象都算是参加大会的俄罗斯的大人物,这些人对我好的评价往往会带来很积极的作用。这次大会我一共算是前后参与了10几天。除了还算可以的工资以外我获得了很多无形的财富。(另外,我这次参会第一次体会了“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学生来当翻译挣的是我们这些社会兼职翻译的1/2,明显带有歧视性)此后,我又帮助几个厂子整理了些俄文资料,并一同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展。现在想起来,第一步是最难迈出去的,除了需要机会外,还需要勇气和实力。我的母亲这给我机会这方面对我的帮助最大,那几个要我帮忙翻译的厂子都是她帮我联系的,虽然是带有些帮忙性质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报酬,但是接触社会这个氛围的经验和感觉是金钱不能买到的。所以我建议那些新人,第一步一定要迈出去,因为当你融入一个新的环境中,那种感觉会很不一样,新人很需要这种感觉。
    除了主动接触企业外,为了不让我的俄语水平下降太快,我又找了几个翻译公司挂靠,找翻译公司很容易,网上联系发简历过去就可以了。但是,翻译公司的活儿一直不多。这时,我父亲提议,让我炒股票吧。我回国那年是2003年,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都应该知道,那年股有一轮行情。我和父亲入市的时机是最好的,但是,结果却是惨败,几十万元灰飞烟灭。我的这段经历是最难忘的,也是最不想在提及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体会过一天挣几万块钱的感觉,也体会过一下子跌入谷底的感觉,我父亲的话说,把养老的钱赔了大半。最大的经验教训是: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狂妄,否则一定会后悔的。勿大而泰,勿富而骄,勿众而嚣。古人云如此,这次经历是深有感触。股市不利,也许对于我是宿命的,也许我和外贸这一行业的缘分是与生俱来的,我的生活又有了新的起点,虽然下一个我做的事情并不是完全的外贸工作,但是却是外贸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准备。(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三、我人生的第二个起点
    我的下一个工作是我母亲帮我找的。由于我没有工作,炒股又赔了钱。一家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我父亲决定让我先找个地方上班,但是大家都知道,工作在这个年头要是没有关系是很不好找的。我家人为此也很着急,我父亲提议让我母亲出面,和她们商检局里说一说,看看有没有机会在商检系统工作。商检局是公务员单位,人事变动都要中央决定,进个人很难,而且我母亲属于那种很正统,但是不会拉关系的人,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办这样的事情真是难为她了,我为此一直很内疚。在最终与局长沟通后,局长表示进局里很难,要不进商检公司吧。商检公司(现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我想很多朋友都和他们打过交道吧。我们这里的商检公司是一个受商检局领导,但是经济上独立的企业性机构。商检公司的经理要说还算是我母亲的徒弟,但是我母亲说他人品不行。(这不光是一个人这么说,而且我在他手下工作后深有体会)在商检公司,我最初干的是检验鉴定的工作,这个工作很有猫腻,外人觉得很神秘,实际不然。那些所谓的装船前检验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神圣,尤其是cn号码都是我们即使不去检验也是事先知道的。这种工作还说是要找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的人干呢,实际上写检验报告有初中英语水平就足够了。但是对于我,客观的来说,这样的工作是我实际接触外贸的第一步,即使它并不是外贸,但是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也是有太多需要消化的东西了。
    正当我干的很快就得心应手的时候,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那位经理突然不叫我在这个部门干了,而是把我调到了另一个部门-认证业务部。这和我的专业完全不相关,但是他们却美其名曰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公司的业务。我因为这件事情感到了一种危机。要是说检验鉴定和认证业务是商检公司的两个起飞的翅膀的话,那么认证业务就是一个折断的翅膀。认证就是要鼓动企业去通过诸如ISO9000等系列认证,这是要企业花钱的。谁没事愿意花这些钱?我那时候感到很无奈。父亲说,给别人干就不要着急,因为你不是挣的着急的钱。我想也是。慢慢混吧。这个时候一个突然的事情发生了,这件将要发生的事情将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起点。
    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星期天,时间距我大学毕业回国有1年零2个月。我家的邻居突然来访,说是邻居,实际是我家邻居老大爷的女婿。这位先生的来访将改变我的生活。他是省电视台的一位实权派的主任,他来的目的是和我谈一件事情。他有一位朋友是我省一个乡镇的镇委书记,这个镇是以箱包行业闻名的。(前文说过我与箱包这种商品的特别关系)他说,他这位镇党委书记朋友迫切的需要一个懂俄语又懂贸易的人加盟镇**,协助开展针对俄罗斯的箱包出口工作。正好我这位邻居的孩子在白俄罗斯留学,所以想叫他帮忙打听相关的人才信息。我这位邻居因为知道我曾经在那边留学过,就来问我又没有兴趣加入这件事。在商检公司我正干得没劲,所以一商量,我就以镇**向商检公司借调的名义决定来这个乡镇工作了。给商检公司说的理由的暂时去帮忙,顺便帮公司跑点认证业务,以后还回来干。结果那个公司经理也不是东西,开始说得好听,后来干脆把我的工资停了,人给除名了。(后话:也许是这个人做的事情招人恨得太多,报应很快就在他家显现了,由于涉及隐私,就不说是什么事情了)
    我这位邻居先生人很不错,头脑也很灵活,和我父亲也很说得来。在我临去这个镇工作之前,他叮嘱我:一定要多观察,要找机会,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干,要利用它的平台来做自己的事情。我对他的话也深表赞同。这样,我的身份在一瞬间发生了转变,虽说将要从事的是外经贸的管理工作,但是此时的我成了一个的的确确的乡镇干部,呵呵,我的身份变化是不是很难以想象。我是在一片茫然和毫无经验可循的状态下接手工作的,事实上,在那个地方,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开始也没有人来主动和我套近乎,因为人们都知道,我是他们的一把手从省里请来的人才,没准是一把手的什么嫡系呢。呵呵,谁也不敢来惹我。可是,那位书记大人也是,在和我见了一面后,也不说什么,就把我教给了一位主管经贸的常务副镇长,说:这是你的人了,这是个人才,好好用吧。这位副镇长姓孙,是一个看着很精明也比较能干的人。(顺便说一下,镇委书记以前是一位军官,所以办事情很有手段,也很雷厉风行。但是有时有些独断,他这个性格以后会在我的生活中起到决定影响)孙镇长对我很好,把我安排住进了**宾馆,也没有安排什么具体的活,实际上当时镇里的外贸工作只是空有其名而已,急需有人来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是对乡镇干部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一般上班时间是8点半,但是大家基本上是8点才起,签个到就去吃饭,吃饭回来已经是9点了,而到11点左右大家许多人就找不到了,所以来**办事的人只能是10左右来才能找到人。下午就更别提了,几乎看不见什么工作人员的面孔。我开始很不习惯,总有些做贼的感觉,但是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
    孙镇长安排我在**经委工作,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国的政体系统是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系统,乡镇作为一级**,各个部门都具备,形象地说一下,和个小国家差不多,而镇委书记就是这个独立王国的皇帝。我所在的这个镇是一个扩权镇,属于副县级建制,这个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镇,年财政收入号称有一亿,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对于一个8-9万人的小镇来说,年财政收入有大几千万也是很不简单的。我的工作属于技术性的,因为在**里没有人懂国际贸易是怎么回事,就连一向喜欢吹牛的孙镇长来说,也承认自己不是很懂理论,只不过是有些实践经验而以。正好,在那时上级**要在黑龙江边境的一个城市开办一个对俄罗斯的展销订货会,我们作为下级,必须要组织参展的商品,于是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办公室又来了一个新人,这个人是我遇到的几个重要人物之一,我感觉,虽然现在我们不在一起共事了,但是以后也许会有许多事情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都彼此影响了对方的人生。这个人姓王,名字很普通,但是和当地的一个著名的商业骗子同名。而我的姓名和当地的一位副镇长就差最后一个字,所以市面上当时有传闻,说是那个副镇长的弟弟(就是我)和那个王姓的骗子勾结在一起又来骗人了,哈哈。(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ding
ding
ding
|||
四、从此开始接触全新的贸易形式
    工作起来,真是感到了难度。本来,参展是一件对企业很有好处的事情。但是对于镇区的乡镇企业来说,好像却是一件要他们很为难的,很不情愿的事情。大家都是做外贸的,都知道信息和交流是外贸成功的关键,有些正规的企业经常是主动去参展,而我们这些以坐商为名,专门靠等待客户上门的乡镇企业却是在尽一切可能拒绝以外界交流。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再加上我和同事小王的名字起得不好,大家都觉得**组织这次参展是在要骗他们。我们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组织展品的任务,镇**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只要是去参展的企业,**负责展位费,路费和住宿费用。这样的条件好歹吸引了四家企业和商户。我们匆忙把货发走后就一起踏上了奔赴东北的行程。到了当地,我们才明白,这次所谓的中俄贸易订货会实质是一项**引导的政绩工程。严格来说,举办展会的地点不具备吸引大批客商的条件。听说是我们上级的某位领导和举办地的领导有什么默契,才强行举办了这次展会。上面一个意思,可苦了底下这些办事的人了。而且说真的,那个地方的条件实在有限,而且当时正值冬天,气温出奇的低,拿出手机来,几秒钟就冻得自动关机了。我们除了在展会上看摊外,没事也出去走走。那个地方位于东北中俄边界,属于三江汇合之处。我父亲曾经说,我家家谱记载,我们这个姓的祖先原本不是汉人,而是早先拒崛起于东北一带的少数民族,我去参展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祖先的发源地。我想起父亲的话,站在被冰雪冻结的大江之上,感慨万千。我选择了一处冰面薄的地方凿了个小洞,往里面扔进了一枚一元硬币,作为我来过此地的纪念。
    到了这个时候,我有必要要交待一下。我的本意是想通过去这个乡镇,借助它的平台来找一些自己的机会的。这个机会的范围包括很多,当然最主要的是想找一些可以将来自己来做贸易的机会。我深知,有客户资源是做成外贸的关键,而我缺乏的就是客户资源。而事实上,我至此还没有接触任何和外贸有关的实质性的事务。不瞒大家,那时候我对制单、跟单这些入门的知识都不甚了解,但是我一直觉得,虽然如此,我接触的东西都是对我将来有用的东西,这些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会慢慢的显现出优势。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和外贸的接触都是以一种间接的途径进行的,先接触的都是外贸以外,但是却和外贸有紧密联系的东西。所以,我想我的经历会给大家一些启示的,这是我现在写这些东西的目的,也想通过这样和大家来交流一下从事外贸这个行业的经验教训。
    正如那位站会组委会接待我们的谢老兄所说的那样,这次对俄贸易订货会以失败告终。那些违反市场规律的商业行为,即使是**撑腰,也不会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劳民伤财的结局是外行管内行这种制度本身造成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许多人的初衷都是好的,本意都是想做成一件名利双收,别人还说好的事情。但是人的能力、判断力是不能改变的,更何况,对于大势的理解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分析到位的。这次组织参展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些实际的社会经验,更主要的是结识了很多人,这些人在以后都或多或少的给过我帮助,尤其是我和主管领导孙镇长和同事小王的私交由这件事情进一步加深,毕竟,一起患难的经历会拉进很多人之间的距离。至于那位请我来的镇党委书记大人,自然还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是:原本也想通过这次展会,看看能不能找到对俄罗斯出口的突破口,但是结局如此,令他非常失望。但是,发展对俄贸易这件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他这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自己出资金,自己干。
    我所在的这个乡镇在财政上很特殊,它基本上是财政自我截流。即它不找上级财政要钱,也不往上级财政交钱。所以说,在同级别的**中,它真可以说是财大气粗的。那位书记大人经常挂到嘴边的话就是:大气魄、大事业、大手笔、大发展。那位说了,一个小小的乡镇怎么敢说这样的话啊?呵呵,因为它多少是有些资本的。尤其是这位书记上任以来,励精图治,把个小镇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在收税和用人这两方面很有手段。所以一时间在他手下聚集起了许多能人,当然财富的积累也是不断增长。我就是在这个时期来这里工作的,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向外发展的条件基本上已经具备,看来,是要大干一把了,而发展对外贸易这一项首当其冲。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在独联体市场上,我们镇区的特色产品占有很大的份额,我们的商品主要针对的就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但是这些商品都是通过中间商倒出去的。大量的利润被中间商获取,而生产厂家却是没有什么赚头。更有甚者,出现了那位和我同事小王同名同姓的超级大骗子,一共吭了镇区30多家厂子,非法获利2000多万。这个家伙就是以协助出口的名义坑害企业的。(据说,这位牛人现在已经被捕。被捕地点是在某边境城市的一个地下赌场中)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努力的与终端客户建立直接联系,避开中间商。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开始了思考,如何实现这一步。
    众所周知,外贸平台的搭建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也很麻烦。不仅要取得很多的手续和资格,还要有广阔的人际关系,包括官方的和私人的。最主要的是还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的加入才能支撑起这个系统。当然,也可以小成本的运作,但是不论摊子大小,道理都是一样的。我的建议是,应当成立一个自己的贸易公司,通过这个公司将所有的中小企业整合起来,把这个公司变成他们出口的平台。这个工作的前期是要去的各种需要的资格,比如注册执照,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等等工作。这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我把报告写好了,并尽量用符合当地人文化水平的语言加以叙述。(因为有些领导和决策者的文化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技术性术语他们听不懂)我的本意是,尽量使用现有的资源,比如电脑、网线、办公室等可以直接用**的办公楼和相关设备就可以。这样可以尽快使业务步入正轨,也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钱。因为我对花钱这件事情很敏感,也知道涉及花钱的事情会很麻烦,我只求能按制度给我报销一些实际花费就可以了。我还建议,在外贸公司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之前,也不能做着等着,应当多于外界交流,比如一些行业展会的组织者、还有那些大型的外贸公司,可以把更多的企业变成外贸商的供货商。我觉得生意不怕做,不论是怎么做,自己算自己的帐就可以了,不要一下子指望吃成个胖子。我那时的确是本着想做一些实事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所以所有建议都是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灵活办事的原则提出的。最后,我还提出,目前的人员不够,还要再招聘外贸人员。
    然后发生的事情是出乎我意料的,我没有想到我的建议基本上都被否决了。照领导的意思,我说的这些方法看不到效果。我晕倒!什么叫看得见效果呢?他们到底是需要怎么样的效果呢?我这才发现,我的有些想法是错误的,我得重新审视我处的环境和我周围的人了。现在,我可以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看当时发生的事情,我可以对当时幼稚的想法一笑了之。但是在当时来说,情况变化的冲击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我不明白的是:既然领导有了思路,为什么还要向我询问思路?难道他们想让我顺着他们说?那他们的思路到底是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很快被我找到了,关键问题无外乎就是两个字:名和利! 有人看重其中的一样,也有人想要把两样都占为己有。唯一他们缺乏的是一种契机,只有当这件事情办成了,他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发展对外贸易是许多人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契机,是必须要办成的一件事情,因为牛已经吹出去了,而我的作用就是完成这个使命。也就是说,我的作用是一个棋子,而发展对外贸易本身就是一盘棋。
    我的目的说的难听点,是想来这里找些挣钱的机会了,没想到慢慢的被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成为了各种势力争夺的一个筹码。我记得,那段日子里很多我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找我,都是满脸堆笑,请我吃饭,目的无非是想从我这里获得一些有关外贸方面的知识,我也奇怪,他们去书店买本书看不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来找我。原因很简单,因为书上的术语和专业性太强,所以外行有些看不懂。本来我可以利用我这独有身份关系游离于各种势力暗流之中,但是也许我天生不是搞政治的材料,所以,慢慢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生活的无趣。最终,一把手终于拍板了,他选定了个地方,那是一个东北靠近俄罗斯的著名边贸城市。他决定在那里建设一个特色产品专业市场,专门面向俄罗斯。靠边贸的途径扩大贸易量。客观地说,在正规的贸易平台没有搭建起来之前,靠一些其他的途径扩大产品的销售量是一条不错的选择,边贸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边贸和正规的外贸不一样,边贸也可以说是一种内贸的变种形式。这个形式最终因为符合各个方面的利益而被通过。我从此开始接触边贸这个全新的贸易形式了。(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五、灰色通关货代
    初次接触边贸,和我的想象完全不同。实际上的边贸给我的感觉就和批发东西差不多。因此,你手里要囤积货。因为是针对俄罗斯的商品,所以都要符合俄罗斯的审美和购物习惯。在那里,俄罗斯商人往往会夹杂在旅游者之中,过境采购物品。借助海关随身行李免税的条件往回带货,由此派生了当地的一个独有产业“帮帮干”公司。“帮帮干”是俄语:“巴码嘎旗”音译,意思是帮助。这是一种俄罗斯公司,一般又多个无业游民组成,但是要求每个人都具有护照和多次往返签证。一般贸易季节,俄罗斯客商会找到这种公司,让他们的人随同一起来中国采购商品。在中国这边的几天内,这帮人到处采购,然后把所有商品分成若干小分,每人带一部分。大概有20公斤左右。因为海关规定,随身20公斤行李免税。这样他们就把大宗商品化整为零,以随身物品的名义带过边境。出了俄方海关,再到指定地方将商品汇总。这样,俄罗斯客商合理的避开了海关税,而“帮帮干”们也挣到了劳务费。近年来,由于俄方海关方面的阻挠,这种民间的小公司有被取缔的危险,取代它们的将是那些和上层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所谓“灰色通关货代”。灰色通关,是联系中俄贸易的纽带,在中俄贸易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的具体形式和出现的原因我下面来具体叙述。
    话接前文,说点技术性的信息。据我的信息来源:俄罗斯的海关系统每年的海关税收是限定额度的,即他们有一个心理数字,只要税收总值达到了这个数字,他们就算完成了任务,以后再能收上多少税来意义就不大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阶段他们完成了税收任务,他们下一个阶段就不会采用十分严格的征收手段了。这些灰色通关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在俄方海关、税务系统有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往往决定他们业务的多少。中国公司采用灰色通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逃避大量的海关税。一方面,这是历史的问题,一方面,这和俄方海关的F·B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出口俄方的商品以季节性的轻工产品为主,这类型的商品是俄方海关敲诈的重点。他们知道这种商品一旦过季,销路将会大受影响。所以他们经常会利用职权,将到岸的货物屯放在海关监管仓库中,迟迟不给办手续,就等着你去送钱。在俄国海关监管仓库放货物是免费的,他们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中国公司和商人一旦要给海关人员行贿的话,自己的利润就会大为减少甚至会没有。出于利益的考虑,人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正规出口这套程序,即千方百计避开俄方海关着一个环节,由此催生了灰色通关的货代公司。灰色通关的货代公司的幕后老板都是俄罗斯方面的与海关税务系统有着极深渊源的人,他们往往信息灵通,人缘面广,善于解决出口货运体系中的实际问题。
    现在,许多这样的公司都采用中俄合作的形式,也算是强强联合吧,各自解决自己方面的问题,俄方人员负责打通他们的海关,中方人员负责揽货。由于灰色通关可以成功避税,所以大部分中国商人都会选择,有些俄国商人也会选择。灰色通关的秘密是:货代公司在揽好货物以后,再在所有的货物上都包上印有自己标志的包装外衣,给海关申报的产品不按实际产品申报,而是申报一种税率很低的商品。比如:货代揽了一车货,什么都有,有衣服、小家电、玩具、工具什么的,他们把这些货二次包装好,都打上标签。然后向俄方海关申报,我这里有一批货需要报关,货物是废铁(随便什么都行),请按废铁的税率征税。由于相关人员都是俄方那边打好招呼的,所以什么也不用查,就按废铁征了税,所有的手续都是按照废铁开的。这样,各种商品改头换面,以废铁的身份进入了俄罗斯市场。这样会带来一个后果,那些委托货代运输的商人谁都不能获得合法的海关手续,所有的手续都在货代手里,它不会给你,给你也没有用。因为那批货物的纪录并不是实际的商品。为什么现在俄罗斯那边会经常采取查抄中国商品的行动,原因就在这里,中国货几乎都没有合法的手续。这样的后果是,俄方的税收会大量流失,而中国商人的权益也没有办法保证,属于两败俱伤。
    说了些技术性的内容,我再把话题转到自己的经历上。(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六、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决定力量
    我刚才说了,我们在那个边境城市开了个特色商品市场,这个市场可谓一波三折,定案容易,实施起来就会遇到很多细节的工作了。装修,备货,发货,宣传,购买办公用品, 租房甚至准备各种各样的名片。我算是忙坏了,因为所有涉及俄文的东西都要我来审定,大到十几万元的灯箱广告牌,小到几块钱一盒的名片,我问心无愧地说,我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更要紧的是,我还必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接触你都会有不同的目的,我无奈而疲惫的在其中周旋,还要做好那些我应该做的事情。终于,这个市场终于按时开业了,作为我所效力的那个小镇来说,这是它历史上重要的时刻,从这时候起,它终于主动地走了出去,它将面对的是外界广阔的市场。我那时突然想起了一个词语——白银筑起的港湾,只是觉得用这个词形容我所作的事情很合理。但是,一个单纯用钱堆积起的建筑会不会长久呢?我不知道。
    这个市场的管理者就是和我有着很深渊源,也是我的老朋友和老上级孙镇长,可是他在刚刚组建起这一摊后,就被一把手镇党委书记调离了岗位。而在这决定宣布前,他几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因为我知道,他从家里把铺盖卷都带过来了,他真想在这个边贸城市大干一场。这个孙镇长很有特点,有必要交代一下。他在从政前是一位老师,教语文。听他的学生说,他讲课从来不用教案,学生都能被他管的很听话。我一直觉得,他做商人是很成功的,他具备成功商人的一切特点,听说他以前还开过长途汽车,为了多挣钱,一个25座的汽车他可以硬塞进45个乘客才发车。这样一个人在从政后,当然更是如鱼得水,不仅自己的买卖干得有声有色,而且公家的事情也能做到不耽误,相比较那些头脑呆板,只会揣摸上级的人来说,他这个人是比较好相处的。但是,他有个特点,很不好,就是有些看利太重。有的人对于有些事情即使没有什么好处,出于某种原因也会做的,而他不同,没好处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而且,在利益关系的驱使下,他即使牺牲自己战线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这种性格在他今后的仕途上差点害惨了他。
    他被调离岗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间接的说,和我也有关系,因为在启动市场这件事情上,他有想过一旦事情不成就会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而我也没有坐以待毙,采取了某些行动。官场的事情远非想象的简单,我们这么一个小地方就会遇到这么多的事情,遇到这么多一流狡猾的人。我这时也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学会了官场上的某些东西,但是,我只想用它来保护自己,没有想过用他去害别人。
    有关开办这个市场的故事太多了,但是关键人物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在市场建设方案确定后,派给孙镇长的副手,挂名副经理的一个人,我们都叫他-老油条。还有一个就是我的顶头上司,镇**的国际贸易办主任。这是两个地道的悲情人物,他们的事业顶点因为这个市场而起,同时这个市场也带给他们一个噩梦般的回忆。我的主任大人是一个学历有限,对外贸又是120%外行的人,在他的品行中具有一切普通人的优点和缺点,这样一个人最适合干的就是一个稳当而简单的工作。但是他却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漩涡中。在他的意识里,国际贸易办主任是一个为他积累政治资历的跳板,他觉得,国际贸易嘛,就是没事出去玩玩,参加点展会,没准还可以出国看看呢。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先是他的办事方法与孙镇长是水火不相容的,他看名,老孙看利。所以老孙很不待见他,有事情也不和他说,而是越过他直接跟我和我的同事小王说。这让他很不满,加剧了他和孙镇长的矛盾。最后,老孙干脆就不用他了,把他给晾了起来。这是一个伏笔,今后他还会改变整个力量的格局。这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却是一个关键人物。也许,许多小人物才是真正的决定力量。
    再来说说老油条这个人,这是一个面带和善微笑,给人很亲切感觉的一个人。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外号呢,是因为在他的品行中多少有些商人的狡猾,但是他的悲剧在于他的精明用的不是地方,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他相信了一个不该相信的人。有的时候,相信错一个人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他很不幸,这样的结果落到了他的身上。起因是:提供给市场上的货源发生了问题,因为负责组织货源的我的那位主任大人采取了怠工的方式,表示对上级老孙的不满。而老孙需要更多的货源来充满市场,至少需要让那位即将来视察的书记大人满意才行。老孙为此坐卧不宁。而此时,老油条自告奋勇,愿意替领导分忧,主动承担了组织货源的任务。所谓组织货源,说得好听,就是让厂子先出货摆到市场去,我们给人家看着摊卖,然后卖了给人家厂子钱。这种事情哪个厂子愿意干啊?可怜条哥,用自己的一点薄面好歹弄来了需要的货源,但是却为此背下大量的债务和无数的骂名。为什么,因为老孙答应给他的买货钱没有兑现。本来嘛,说得好好的,也做得好好的,**专门集资准备了应急资金,说是一旦货源发生问题时,可以使用这笔钱先采购一些商品,把市场充满。老孙信誓旦旦的答应了我们条哥,说是现在只要你能搞来货,我马上给你买货款。但是,当货真的搞来了后,他却迟迟不给钱。搞得那些厂家都去找条哥要钱。可怜的人啊!那段时间,我们的条哥每天都是敢怒不敢言,没办法,只好用吸烟消愁。两天就能抽一整条烟。这就是他外号的全部来历:即油滑,又1条,所以叫老油条。(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七、把握命运,希望在拐角
    虽然人生有那么多的悲剧,但是生活还是继续着。在最终一切事情尘埃落定后,我开始了在边境的这个城市的生活,和我在一起还有包括小王在内的4个同事。那那段时间正好是夏天,边境上清爽的天气还是让人感觉很舒服的,除了每天的工作外,我在当地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大君的哥们,和我一样属于刀友,通过他我买了几把俄罗斯刺刀把玩,丰富了我的藏品。我其他的同事没事了则是靠打牌消遣,我不好这个,所以几乎不参与。我们每天都是在市场巡视,顺便看摊卖货,我的俄语这会派上了用场,服务员不能应付的都是我亲自翻译,一天下来也很累的。最不习惯的是东北那里好像人们都不爱在家洗澡,家里都没有浴室,洗个澡都得去外面营业性的澡堂,这让我们这些用惯了家庭太阳能淋浴的人很不适应。但是,我这段生活应该都和外贸没有什么关系,我的身份从一个乡镇干部变成了一个市场的管理者和营业员,正规的外贸那一套东西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们几个人以**人员的身份被派驻在了这个陌生的边贸城市,每天干的活不仅带有行政性质,还必须要完成向一个地道的商人的转变。尽管这样的变化有人是主动的,有人是被动的,但是可以说,这段经历对于我们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不寻常的。对于我来说,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但是却至今也没有什么头绪。也许有许多东西已经潜移默化的和自己融为一体了。我只是有时候会觉得,我实际不应该是一个做生意的人,因为在我的性格中有太多的成分和一个生意人不同了,好像也不应该走政界这条路,因为我觉得自己也不适合干这个。但是命运是神奇的,这两条路好像都是天生和我有缘分似的。孙镇长走后,是老油条在主持全面的工作,孙镇长不是个简单人物,你不让我干了,好!我把所有的工作都搞乱了再走,让别人也没办法干!所以,在他走后,账目是乱的,市场的战略管理,租金的收取等一切工作全都陷于了瘫痪。可怜的条哥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接手全面工作的,但是他的精力已经在复杂的人际斗争中耗尽,他发现,自己实际也只是一个傀儡,看似大权在握,但实际上什么主也做不了。经历了撤换孙镇长这件事情后,这个市场实际成了那位远在几千里之外坐镇的书记大人的一块心病,他已经开始不相信任何人,这个市场的一切事务都要向他请示才能决定。条哥是市场的常务副总,但是他的权限最多能做的就是开除几个不听话的营业员。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一切斗志,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所以条哥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吸烟,不断的发愁,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才能离开这个倒霉的鬼地方,赶紧把这副担子卸下来。
    对于我来说,此时在这里生活的目的也开始变得不清,因为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我原本想能够在这个地方发展到自己的客户关系,但是这个目标变得越来越远,每天当我疲惫的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去到处寻找商机了。老油条这个人对于我是充满顾忌的,他最为忌惮的就是我是他们中唯一一个可以自由和俄罗斯商人交流的人,他可能也不想受制于我什么。他曾经拉拢过我,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我深知,我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一个外人。我并不是**的在编人员,而他们可以耗下去,因为最坏的结果是不了了之,从市场撤走,还回**去上班。而我不一样,我的目的很明确,寻找到可以做外贸的机会是我唯一的出路。我开始尽我的一切可能接触外界,甚至有时会采取自动脱岗的方式。不幸的是,戴上脚镣是永远不可能跳出优美的舞步来的,我最终没有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也许我要是能再坚持一下就会出现惊喜的结果,但是我太累了,我没有成功。
    正当我和我的同事们在那里苦守的时候,一个电话从千里之外打来,叫我马上准备一下回去。因为要给我一个新的任务。这是这么一件事情,我们所在乡镇的上级县**的一位领导要去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考察,所以我们那位书记大人听说后,就叫我陪他们一起去。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去当翻译,为领导交流提供帮助;另一个大家估计也能猜到,我们是有名的富镇,上级要出门,我们当然要表现一下了,自然是我们出钱了。接到任务后,我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同时带上已经打好钱的银行卡。我突然有种感觉,也许这次回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了一次,但是随后就转瞬即逝了。那位领导此时已经先行出发了,我和他联系过几天一起到东北某城市会面,不见不散。我好久没有回家了,这次回到关内,自然要回家看看了,到家后才有了一种久违的温暖的感觉。但是在家休息没几天,我就要奔赴和那位领导约定的见面地点去了。我一路都在思考,这位领导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到底他好不好相处呢。
    我和那位领导的见面是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饭馆,我一下火车就直接去了他们入住的当地**的宾馆,正好有人在那里等我,说我放下东西后一起去饭馆吃饭,有人要请我们。在路上,我得知这位接我的人也算是个比较重要的人吧,他是县政协的主任。而那位主角,我要见的领导则是县人大的主席大人,算是一个县城里的二把手吧,难怪我们的书记那么在乎这件事。初见这位主席,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说实话,我对当官的人一向有看法,但是眼前的这位确实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听他的口气,好像对我的情况还比较了解。我们寒暄了几句,那些请我们吃饭的人都陆续到了。做东的人是一位很个性的老者,这个老者满头白发,但是打扮却是一种和年龄很不相称的风格。他身材高大,上身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衬衣,外面罩着一件米黄色的西服,版型好像还是意大利版的。他的裤子是淡蓝色的,脚穿白色的皮鞋。最显眼的还是他的领带,是一条白底上面带有红点点的,整体给人一种很轻浮的感觉。我感觉我的那两位领导大人好像也露出了一种好奇的表情,这位搞笑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可是有来头的啊,原来他是这个城市的人大主任,可是正厅级的人呢。这个饭馆就是他侄子开的,来这里公款请客,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一阵寒暄和交流之后,大家开吃。请客结束后,回到宾馆,两位领导和我聊天,聊天中我得知这位人大主席居然还知道我的祖父,因为我祖父曾经在省教育厅任职,而他那时正好是一位老师,经常去教育厅办事。有了这样的关系,气氛自然融洽了很多。所以他们给我交了底,我对这次的出行也心中有数了。(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八、出国考察,又踏上俄罗斯
    这次出国的组织者是一个我们叫他“薛三哥”的人,这可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很有必要多介绍一下。这位薛三哥和他大哥两个人早年是中国集装箱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经理级人物。早年都派驻苏联,苏联刚解体后,他哥俩个利用那段时间短期内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据他说,那时候他自己穿的衣服在苏联都能马上脱下来卖了。所以他在90年代初那会儿就已经有上百万元的资产,后来他们哥俩个开了个担保公司,组织中国人去俄罗斯那边做买卖,结果因为操作不当,赔了个精光。也许命运真的和他们开了个玩笑。既然没钱了,就得白手起家重新开始了。他大哥后来在俄罗斯做生意,再后来在那边找了个老婆结婚了,现在算是定居俄罗斯了,靠卖水果为生。由于他生活的那个城市属于西伯利亚腹地,中国人很少,所以没有什么竞争,据说买卖还可以。我们这位薛三哥则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混政界。他通过关系,和当地的人大机关打成了一片,据说还当过人大代表什么的。他又不知道靠什么关系,在俄罗斯认识了一个汉语名字叫“窝窝”的人,这个窝窝可不简单,是一个将近70的老头,他的父辈是白俄匪军,十月革命后流亡在外,辗转到了哈尔滨,这个窝窝就出生于哈尔滨,后来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他说,他在中国生活了24年,他至今还每天在衣服上别一枚哈医学的校徽,算得上是文物一级的东西了,我找他要过,可是他不给。窝窝的汉语很好,属于那种中国通,还是俄罗斯官方**承认的翻译,他的翻译材料具有法定效力。但是毕竟岁数大了,对中国近期的变化知之甚少。通过窝窝,薛三哥又和俄罗斯政界的人物交上了朋友。他认识的最重要的一个人名字叫卡尼亚辛,这个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校友,现任科麦罗沃州列宁斯克-库茨涅茨克市市长。同时他又是科麦罗沃州州长助理。这个科麦罗沃州可非比寻常,它是俄罗斯的两大能源基地之一,盛产煤炭。它的州长和普京是同学,在普京当选总统中立下过大功,所以科麦罗沃州受到了联邦**的特别照顾,经费都是优先拨给它。而它的领导班子都属于普京总统的嫡系。薛三哥最终和这位州长助理卡尼亚辛先生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这次就是这位先生给我们发来的邀请函。薛三哥早年和我们的人大主席认识,所以这次叫上了他,让他一道去看看。所以有了我们的这次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俄方希望上马一个造砖厂,但是苦于技术问题,所以想采用与中方合作的形式进行,薛三哥找了一个砖厂的老板,说服他去那边看看,这是一件事;另外,薛三哥效力的人大机关有意促成从俄方进口原油,以提供给本市的一些炼油厂,所以这次他们人大的一位副主任也会随队前往谈这件事,这是第二件事;另外,还有几个人想去那边开饭馆,也想过去看看。最后就是我们了,可以说我们的实际目的最简单了,就是去看看,略微带有些旅游的性质,但有好买卖当然也不会放过的。
    就这样,我们的的队伍就由这些怀有不同目的的人组成了,当然,对于俄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就是我和薛三哥了,所以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就由我们负责。我们第一件事就是采购方便面和火腿肠,因为我们是坐火车去,路上就得有4-5天,所以路上的吃饭是一个大问题,俄罗斯的火车上没有餐车,也没有我们国内的食品,那是一个连味精和酱油醋都没有的地方,俄国的人也不讲吃。不是我说,要是没有吃过俄罗斯食品的人是不能想象出那些俄式食品的味道的,你吃了只会感到恶心,最后是拉肚子。为了保证吃饭,方便面的准备就是必须的了,因为出了国,你就会发现,任何从国内带出来的东西都是宝贵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方便面还是带少了,因为我们没有算计回来时吃什么!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一行数人终于出发了。我们是通过一个口岸的旅行社办理了一次性旅游护照出境的。出境时还发生了一个插曲,搭载我们的客车上居然藏有一名通缉犯人,企图蒙混过关,出逃俄罗斯,结果被我英勇的边防战士查获了。客车送我们到了一个俄罗斯的边境小镇,下面的路就要由我们自己来走了。由我去与一帮老毛子司机交涉,租下了两辆车,说好让他们送我们去赤塔这个俄罗斯城市,因为在那里我们才能坐上火车开始我们的旅程。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赤塔。还是由我出面,先去买好了第二天的火车票,然后就去找宾馆住下。薛老三对这个城市很熟悉,他建议住到一个由中国人开的宾馆里,那个宾馆名字叫东方明珠。毛子司机师傅还不错,多方打听,才找到地方。我们给了车费,他们欢天喜地的走了。看他们的表情,我有种被宰了的感觉,呵呵。安顿好了以后,经过了一天的奔波,我们都累了,很快就都休息了。我和薛三哥住一个房间,这个薛三哥基本上没有任何恶习,和我也很亲近,他的那些光荣历史就是这一晚上向我讲的。这一晚上我办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薛三哥答应回国后为我找回去报账用的*文明用语*,呵呵,我是带钱出来的,花了钱得有票啊。找*文明用语*是我最重要的任务了。
    由于我们的火车是晚上发车的,所以第二天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到处逛逛,我先是陪我需要伺候的那两位领导在宾馆附近转了转,吃完后早餐后,我们一行人决定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市场,因为据说当地有一个专门卖中国商品的市场。我们是打的去的那个市场,不过听我们的司机说,那个市场马上就要倒闭了。当然,这些话只有我一个人听得懂,然后我在翻译给同车的人。可怜的是,因为我们人多,所以打了两辆车,而那辆车上没有人会俄语,和司机没办法交流,把他们闷得够呛,走到哪里了都不知道,好在我上车前就和司机交待过我们的目的地,所以司机只管开车就行了。
    到了那个传说的中国市场后,一望过去,满目萧条。没有几家门店经营,这是一种俄罗斯特有的集装箱市场,所有的商位都是由集装箱改装而成的。现在只能从那块破旧的招牌想象这个市场曾经的繁华了。一行人看到这种场景,都很失望。那些开始还抱有希望的人也从此开始对这次俄罗斯之行开始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人真是善变啊!(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
九、艰苦的投资谈判
    到了晚上,我们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出发了。另外提一句,我们住的宾馆是中国人开的,所以一切饮食还基本上算是吃的中国菜,佐料都是老板从中国运来的,这时我们这个团队的人还基本上没有亲自吃过俄罗斯饭菜呢。我们终于坐到了火车上,当然一切都得我来安排,因为别人连座号在哪里都看不懂。我们做的是软卧包厢车,所以环境还相对好一些。我一路上精心的保护着我们的口粮-方便面,我必须要优先保证我的领导吃得上比较顺口的食物,因为我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他们。大家坐上了火车,开始还比较新鲜,领略了一下窗外的异国风光。火车是沿着著名的中东铁路行进的,铁路线两边都是森林和各种隐没在其间小村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开始昏昏欲睡了,继而来的感觉是阵阵的饿意。一看手表,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我们一行共有9个人,而我只准备了一箱方便面,我本来有计划,我们3个人一天要吃最少九袋,路上可以沿途买一些还算能吃得惯的俄罗斯食物,比如罐头牛奶什么的。这样我们4天在火车上要吃掉36袋。我买了一箱是50袋的,回来时我可以不吃方便面,改用俄罗斯的面包充饥,因为我能吃得惯俄罗斯风味的饭,余下的方便面也够领导回来时吃的了。尤其是那位人大主席那么大岁数了,我也不忍心让他吃得不好,吃坏了肚子。没想到我错了,因为除了我们这组人之外,别的人没有做任何准备,首先是薛老三算是吃定我们几个了。别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来找我们要方便面吃,九个人啊,两天不到就把所有的方便面吃完了,同时吃完的还有我珍藏的火腿肠。剩下的两天是难熬的,除了我之外,许多人都显现出痛苦的表情。反倒是我那位老领导,很有些气度,积极地在鼓励其他的人要入乡随俗。因为吃饭带来的痛苦感觉我想带给他们每个人都是痛苦的回忆吧,接下的几天我们吃的就是纯粹的俄式大餐了,代表性的东西是面包和一种俄式咸菜。我买来了几条咸鱼,因为我在那边上学时挺喜欢吃这个东西,但是人们一闻就都赶快避开了,说太腥气。痛苦的日子也让人们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只想睡觉。直到我们快要到站的那天,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两个俄罗斯警察登上了火车,要查证件!俄罗斯警察以查外国人证件为名,行勒索之实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尽管我们的证件完全合法,但是那位长官还是不依不饶,非要罚款不行。我和他交涉了半天,什么手段也用了,什么话也说了,他就是说不行,多少得要点钱。他还向我保证说,只要得到了钱,我们就是自己人了,他看我俄语说得不错,绝对不会再来难为我们了。他要的也不多,合人民币就是90多块钱。我为了不找麻烦,就把这钱给了他。他很高兴,开始一个劲的和我套近乎。说他也是不得已,因为生活很穷,而且现在偷渡过来的中国人很多,所以上级也给他们下任务要严查偷渡。他还说下次再见了面,什么也不要了,因为朋友的钱是不能要的。我根本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待了一会就把他打发走了。经历了这个风波,我们一行的有些人已经是彻底失望了,因为照他们的话说,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好。
    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沿途我们的火车穿越了原始森林区,经过了著名的贝加尔湖、叶尼塞河和许多著名的在苏联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城市。本来这些名胜是很值得向往的,但是好像谁都对这些失去了兴趣。在火车站外,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中国人,他将充当我们这对人中除了我们3人外其他人的俄语翻译。接下来就是等待,邀请我们前来的那位州长助理大人答应我们派车来接,但是迟迟不到。和他联系说车已经派出来了,要我们耐心等待。等啊等,总算是把人盼来了。先接我们去吃饭,这次吃的是烤肉,和国内的羊肉串差不多,还算是可口。
    安排好住宿,休息完毕后进行正式谈判,由于我们是列席,由那位新来的翻译主谈,我只是暗中告诉我们的人俄方那边的人在说什么就可以了。谈判是艰苦的,由于涉及了许多实际性的东西,一时半会根本定不下来。我们约定,今天先去看场地,晚上各自算算成本,明天再谈。(来自福步外贸论坛,作者:影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1-18 12:41 , Processed in 0.063010 second(s), 20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