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1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前我国芳烃的生产装置主要采用炼油厂的重整装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前我国芳烃的生产装置主要采用炼油厂的重整装置、石油化工厂的乙烯裂解汽油和芳烃生产联合装置以及焦化装置等。一般来说,一套6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装置可联产苯12万-14万吨/年、甲苯9万-10万吨/年、二甲苯8万-9万吨/年;100万t/a的重整装置可产苯6万-7万吨/年、甲苯24万-25万吨/年、二甲苯19万-20万吨/年;500万吨/年焦化装置可副产粗苯5万-7万吨/年、甲苯和二甲苯共2万吨/年左右。另外还可利用甲苯脱烷基、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技术将甲苯和C9/C10芳烃转化为混二甲苯和苯,在大型芳烃联合装置上一半以上混二甲苯都通过此技术生产,该法是增产对二甲苯的主要途径。另外,甲苯选择性歧化也是生产对二甲苯的一个新途径。<br />推荐粒度仪:全自动筛分粒度仪<br />SFY-D音波振动式全自动筛分粒度仪是南京中湖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筛分粒度仪。该粒度仪具有筛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强的优点。在机械结构,电子线路,控制程序三方面都是精心设计,严格装配的,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使用Windows界面,操作简洁、方便。相信您在使用SFY-D音波振动式全自动筛分粒度仪时定会深深体验到其特有的操作灵活性和高效率。欢迎来电咨询:<br /><br />热线电话:025-57714709 13245279488 <br />技术支持:025-57714709 13337830766 <br /><a href="http://www.zhonghu.net" target="_blank">http://www.zhonghu.net</a><br />南京中湖科技有限公司<br />&nbsp; &nbsp; 目前,我国有纯苯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焦化苯产能占总生产能力的20%,其余为石油苯,主要生产企业有扬子石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齐鲁石化等,年产量均在10万吨以上。2005年全国苯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06.1万吨,同比增长19.74%,其中焦化苯产量约为55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8%。<br />&nbsp; &nbsp; 过去由于我国苯下游产品产能较小,国内苯的产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并有部分出口。但近两年苯下游产品产能增长较快,尤其是苯乙烯、苯酚、苯胺、环己酮等生产装置大量扩建和新建,对苯的需求大增。苯进口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5.5万吨。预计这些下游产品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后,国内纯苯将无法满足下游需求,进口量会越来越大。<br />&nbsp; &nbsp; 未来几年我国纯苯产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乙烯新建装置、芳烃抽提装置、新扩建的炼厂重整装置、改扩建的芳烃装置新增能力以及焦化苯回收量的提高等。预计2006年新扩建乙烯将新增纯苯产能47万吨/年,再加上重整和焦化苯回收增加的能力我国苯产能将达380万吨/年。<br />&nbsp; &nbsp; 我国甲苯产量虽大,但一直无法满足二甲苯和苯的生产需求,目前甲苯的自给率不足50%,2004和2005年进口量达分别达80.6万吨和81.75万吨。<br />&nbsp; &nbsp; 目前甲苯除用于油品方面外,还用于生产溶剂、TDI、硝基甲苯、苯甲酸等。预计未来几年我国TDI产能增长最快,目前TDI的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随着上海16万吨/年新建TDI装置今年投产以及锦化、沧州大化、兰星清洗(太原化工厂)、甘肃聚银等公司TDI装置的新建和扩建,预计2008年TDI产能将达到40万-43万吨/年,甲苯需求也会随之增高。<br />&nbsp; &nbsp; 我国混合二甲苯主要用作油漆、涂料、溶剂等,其需求约占混合二甲苯产量的一半,其次用于有机合成、农药等方面。我国溶剂级二甲苯使用量较大,国内混合二甲苯供应较紧,每年进口3万-4万吨。<br />&nbsp; &nbsp; 对二甲苯是我国二甲苯中需求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国内总产能为301.9万吨/年,主要生产厂家为辽阳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等。近5年来聚酯工业发展迅速,虽然二甲苯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每年仍需大量进口。2005年我国对二甲苯产量约230万吨,进口量达160.8万吨。同时我国还大量进口对二甲苯下游产品PTA,2005年进口PTA达到649.1万吨。我国对二甲苯对外依存度很高,应该高度重视。目前国内也加快了对二甲苯的投资建设,随着新上项目的投产,预计2007-2008年我国对二甲苯将新增产能410万吨/年左右。<br />&nbsp; &nbsp; 由于聚酯纤维的快速发展,我国将成为对二甲苯及PTA的最大进口国。预计2006年我国对二甲苯生产能力将达到350万吨/年,届时国内对二甲苯供应缺口将达160万吨,到2010年对二甲苯进口量预计将超过250万吨。<br />&nbsp; &nbsp; 邻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苯酐,2005年我国进口邻二甲苯32.93万吨、苯酐17.01万吨、DOP48.5万吨,邻二甲苯当量消费量达110万吨,国内产量只能满足53.5%。因此,我国邻二甲苯的对外依存度也很高。由此可见,今后几年我国三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今后仍需要大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6-8 03:20 , Processed in 0.062120 second(s), 20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