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58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喷气纺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5 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br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br /><br />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br />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br />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br />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每头产量相当于每锭环纺的10—15倍。 <br />  2、工艺流程短。喷气纺较环锭纺少了粗纱、筒子2道工序,节约厂房面积30%左右。与环锭纱比较,万锭用工90人,减少约60%,机物料消耗比环锭纺低约30%,平时维修费用及维修工作量也减少。 <br />  3、产品质量好,有特色。喷气纱质量的综合评价较好,除了成纱强力比环锭纺低5-20%以外,其它质量指标均优于环锭纱<br />  喷气纱的物理特性如条干CV值,粗细节和纱疵均优于环锭纱。3mm以上毛羽较环锭纱少,虽成纱强力较低,但强力不匀率较环锭纱为低。适用于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等新型织机的织造,可提高织机生产效率2%以上。 <br />  喷气纺的品质除了与环锭纱类似以外,还有其独特性,喷气纱摩擦系数较大,纱线具有方向性,其摩擦性能也具有方向性。耐磨性能优于环锭纱,但手感较硬。 <br />  喷气纺附加一些装置,还可以开发一些特殊品种的纱线,如花色纱、包芯纱、混合纱等。 <br />  4、品种适应广。喷气纱既能做针织产品,又能做机织产品,品种适应广。应用比较多的有:针织T恤产品,布面匀整丰满,无歪斜、条影少,条干疵点少,抗起球,凉爽透气,立体感强;床上用品,利用喷气纱条干好,硬挺的特点,可以获得布面匀整,手感厚实,挺括透气性好的效果;休闲类产品,如:双面休闲装、运动装等。 <br />  根据喷气纱的特点,还可开发独特风格的产品。如利用喷气织物的硬挺,粗糙等特点,将其加工成仿麻类织物,以及绉织物,仿毛产品等。 <br /><br />二、国际喷气纺的发展现状 <br /><br />  据统计,截止到 2000年4月,全世界共有喷气纺设备214468头。其中北美152764头,占71.2%;亚洲44527头,占20.8%;中南美、欧洲、澳大利亚、非洲等17152头,占8%。其中美国有147220头,占全世界总量的68.6%。中国有8956头,仅占世界总量的4.17%,是美国的6.08%。而美国仅有环锭纺400多万锭,是中国的10%左右,但其发展新型纺纱(如喷气纺、气纺纱等)的势头一直未减。由于喷气纺速度快、产量高、用工少,成为美国纺织业优先发展的项目。有资料介绍,近年来,美国纺锭总数在不断减少,但棉纱产量却大幅提高,其原因就是在减少环纺锭的同时,大力发展喷气纺和气流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喷气纺、气流纺等新型纺纱大有取代环锭纺的趋势。 <br />  美国喷气纺应用的特点是:(1)生产规模大,每个厂都有近100台的规模;(2)主要用于床上用品,美国50%的床上用品使用的是喷气纱。喷气纺在美国还用于:针织纱、台布用纱、花色布用纱等。 <br /><br /><br />三、国内喷气纺的现状及发展障碍 <br /><br />  国内喷气纺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较早,但发展缓慢。 1985年江苏丹阳棉纺厂首次引进了10台日本村田MJS-801喷气纺设备,使用至今已生产1万余吨喷气纱。其后,在湖北嘉鱼、湖北蒲析、山东王莲、河南焦作、广东肇庆、天津西北等地累计进口133台。2000年,原国家纺织工业局为推广这项纺纱新技术,实施了“引进新型纺纱技术——喷气纺设备”的试验性项目,选定8个省(市)的9家企业,分别引进日本村田802H型喷气纺纱机10台。目前,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和江苏通裕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设备已到厂,其它厂家的设备也将在年内投入使用。至今年底,国内喷气纺织设备总数将增加至223台。 <br />  我国是一个棉纺大国,有棉纺锭3380多万锭。我国现有喷气纺8956头,加上近期引进的90台,也只有15436头,仅占美国的10.4%。喷气纺在我国仅占总纺纱能力的0.04%左右,剔除60台外资设备供直接出口,国内市场的覆盖率更小。 <br />  国内喷气纺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 引进喷气纺设备,价格高,项目投资大。以1万锭环锭纺设备作类比,采用喷气纺设备,投资高出环锭2-3倍。在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积极性不高,缺少内在的推动力。加上前几年纺织业一直处于非常艰难的状况,企业无力考虑大的投资。二是国内喷气纱应用的面窄,喷气纺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应用,国内喷气纺主要用于针织,机织使用较少。没有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喷气纱(如仿麻纱、花色纱、包芯纱)及其后道产品。喷气纱及其后道产品缺乏良好的开发和应用是国内喷气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r /><br />四、发展喷气纺的思考 <br /><br />  喷气纺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国内拥有量不多,其产品还不为纺纱、织造、印染及服装企业所熟悉,也不为市场开发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所熟悉,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纺织企业和科研部门,需要工艺技术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的共同探索和不断努力。 <br />  1、加大对喷气纺纱技术的宣传普及。在我国,喷气纺还处于市场初始化时期,人们对此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需要进行基本知识和产品应用的宣传普及,以扩大影响。除生产企业作出努力外,建议纺织行业协会组织一些发布会、展示会、推广会、研讨会等,逐步普及喷气纺纱技术,让织造、印染、服装和对外贸易的企业,让产品设计人员和外销人员了解和熟悉喷气纺的特殊性和用途。这是推进喷气纺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br />  2、喷气纱的应用开发是关键。技术发展的落脚点是产品,喷气纱相对面料、成衣来说是一个中间产品,必须围绕后道的需求来进行产品开发。国内有些厂家利用喷气纺开发了很多种类的喷气纱,不知道去做些什么产品,也不知道用户在哪里。所以,发展喷气纺,产品开发是关键,而喷气纱的应用开发是关键中的关键。 <br />  3、产品开发应以市场拓展和替代性开发为主。国际上喷气纱的应用面很宽,而国内却局限于针织的某些种类。所以近期喷气纱开发应加大市场的拓展,沿着国外已成功开发的产品方向(如床上用品、家纺产品等)进行,以替代部分环锭纱,扩大外销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别性、个性化开发,充分发挥喷气纱的特点,开发出环纺纱不能比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产品,如仿麻织物、仿毛织物、绉织物、缝纫线等。 <br />  4、加强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协作。我国的喷气纺与环锭纺、气流纺相比数量很小,但也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能力。建议中国棉纺行业协会和纺织工程学会牵头组织喷气纺协会或学组,进行同行业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喷气纺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开发方向。 <br />  同时,希望国内科研部门和纺机制造企业加强对喷气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生产我国自己的喷气纺纱机和关键器材,降低设备价格,降低投资成本,推进纺纱技术革命。
沙发
发表于 2004-11-15 21:22 | 只看该作者
顶上,让更多的朋友能看到,大家一起分享。
3
发表于 2004-11-16 10:17 | 只看该作者
顶!!!!!!!!!!有没有其他纺纱的介绍啊?
4
发表于 2004-12-21 21:18 | 只看该作者
喷气纺纱非气流纺两者根本就是两种纺纱方式所纺的纱根本不相同的
5
发表于 2004-12-21 21:45 | 只看该作者
好!顶上去!
6
发表于 2004-12-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up and up day day up
7
发表于 2004-12-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喷气纺和气流纺的区别是什么呢?
8
发表于 2004-12-24 15: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增加技术含金量,壮大我纺织产业:)
9
发表于 2004-12-25 22:43 | 只看该作者
喷气纺和气流纺不是一回事吗?
10
发表于 2005-1-1 16:20 | 只看该作者
有价格优势吗?这是谁都会考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5-5 08:16 , Processed in 0.062778 second(s), 21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