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1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同的麦当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6-20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麦当劳,在没有见到产品时,我们就已经从书上、报刊上熟悉它了,虽然它只是一个普通快餐品牌,却和同样类别的可口可乐一起,成为美国文化传播的标志。应该说,可口可乐展示给人们的是千古之迷的配方和无处不在的广告大战,而麦当劳却在销售策略、管理策略以及运营概念上让世界瞩目。3万家连锁店的利润收入,2万5千条操作规程、神秘的加盟概念、严格的执行手段、可爱的拱门标志,让麦当劳首先在管理层和销售层占据了绝对高度。<br /> 作为一种速食品,麦当劳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各种媒体已然介绍得十分详细。虽然今天许多人开始明白,麦当劳在国外就和我们的小笼包子、肉夹馍一样,是随处可见的简单食品,但并不影响其“麦当劳是高档次快餐”的感觉,原因除了“崇洋媚外”,可能就是:国外的快餐很早就已经进入规范的室内经营,而我们的小吃食品还是在街边随便的一个角落里,在苍蝇和灰尘的环绕中,实在难上台阶。<br /> 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麦当劳基本上已经家喻户晓,尤其在城市20岁以下的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食品。本来麦当劳有了如此大的销售空间和如此高的美誉度,应该再上层楼,可它却入乡随俗,在中国扩张后的麦当劳也开始“萝卜快了不洗泥”。<br />  一位美国朋友讲:中国的麦当劳,汉堡和炸鸡的口味和美国比较接近,但沙拉就差得远了,但是价格却比美国还贵!<br />还不止如此,在许多麦当劳的连锁店里,除了简单的统一标志、统一装修、统一服装、统一语言外,几乎已经看不到任何经典的2.5万条操作规程和至高无上的统一标准。<br />  洋快餐先进于中餐的地方,是标准化:所有食品的配料、腌制、制作、保存、规格都有标准的时间和尺度,好比我们的厨师做鸡腿需要120克,基本上是凭经验估计的,而西餐中的120克鸡腿是由生产厂家直接分割好的,所以几乎所有同一个牌子下的同一个品种,味道都是一样的。据说这种统一标准,最早出自麦当劳,曾经执行最好的也是麦当劳,而今天却实在难以把麦当劳和标准联系起来。<br />  2001年西安麦当劳第一家分店开张,我也忍不住去品尝,结果却大失所望:薯条软的、硬的、酥的混杂,汉堡发酸,面包膨胀度不够。正在感慨之际,服务员过来要求填写意见表,在填完上述意见之后,服务员很不舒服地问:先生,这是不是你个人口感的问题?恰恰本人参与过快餐经营,我告诉她:快餐规定做出来的食品超过5分钟卖不掉,就要扔掉,因为口味变了,会影响声誉。薯条发软是放置时间过长,发硬是制作时间过长,汉堡、炸鸡等肉制品要求在10度左右的温度下腌制8-12个小时,汉堡发酸是因为腌制时间过长,或腌制时温度过高,面包膨胀度不够也是因为放置时间过长,造成热气回缩……服务员很客气地说了一句:多谢您的宝贵意见,欢迎下次光临。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西安麦当劳再与我无缘了。<br />  无独有偶,今年在哈尔滨又进了一家麦当劳,我要了牛肉汉堡。不同的地方演绎着同样的故事,看着只有口杯盖大小的牛肉饼,大呼上当,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美国一个著名的广告:一个老妇人,买了一个麦当劳汉堡,咬了一口是面包,再咬一口还是面包,她愤怒地大喊,牛肉在哪里?这是竞争对手针对麦当劳偷工减料而专门制作的,因为表演夸张,共鸣者多,这个名为“牛肉在哪里?”的广告,迅速传播并造成麦当劳在美销量大幅度下滑,广告的女主角也同时成为美国的知名人士。今天在中国真的想大喊一声:传说中的麦当劳在哪里?<br />  人们现在的“吃”,已经不是为了仅仅能够满足温饱的需求,尤其是对麦当劳这样的全球品牌,吃的是精心推广、广为流传的文化,吃的是新鲜喷香的感觉,如果只是为了吃汉堡,随便一个便民店5元就能买到。就像小笼包子一样,刚蒸出来的和放凉了再热的口味绝对不一样。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能做虚假广告,可大多数的人们只盯在国内产品上,国外产品尤其是快餐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监督标准,是不是可以说麦当劳大肆宣扬其管理概念、制作概念就是在为自己做深度的渗透广告?而实际并没有按照自己精心宣传的方法进行,这是不是就是虚假广告,是不是我们可以拒绝发软的薯条、发酸的汉堡并要求索赔呢?<br />  宣传和实际不一致,总以为是不成熟市场的不成熟做法。管理在纸上不在心里,也被认为是发展中市场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有人说: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真正危机,是信誉危机。但我越来越不明白的是:现行许多的丑陋恶习并不是在中国发源的,到底是像柏杨说的中国是个大染缸,还是老外本来就是染色剂?中国最早开始的所谓炒作,无非就是什么“实行三包、代办托运”等简单概念,可不知不觉中发现,让我们本来心旷神怡的神秘洋概念,原来也只是一个概念,高级一点的概念。祖宗留下的“攻心为上”,我们却从老外那里又学了一遍,如果上纲上线的话,这是不是我们着了“恶性竞争”、“不尊重知识产权”等的道儿,这些道儿都是别人在指责我们,可最后发现都应在我们身上,这时别人又有了新的目标,还是再拿新的指责让我们无地自容!<br />  中国有句俗话:360当,当当不一样。这原本是在小经营行业中频频出现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也有它的全球化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1-27 11:06 , Processed in 0.088804 second(s), 21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