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网上纺织品 | 足不出户,做纺织品生意-中国纺织品网-www.tex.org.cn
查看: 38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取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纺织品论坛,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阿伟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他这次应聘电视台记者会如此顺利。当我向他讨教秘诀时,他只说了一个“智”字。下面就让他谈谈他时如何出奇“智”胜的。 <br /><br />&nbsp; &nbsp; 笔试已经过关,面试的竞争僵更加激烈。因为这次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四个,这就以为这要淘汰80%的笔试上线者。据说主考官是台长,此前透露风声,要大家做好思想准备,可能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以考察应聘者机智应变的能力。 <br /><br />&nbsp; &nbsp; 考官们陆续走进了隔壁的小会议室,这时大家都紧张起来。说来奇怪,我反而镇定了下来,记得我第一次上讲台,双脚发抖,舌头打颤,一句话要截成好几段才能讲下去,把学生听得好累。不过没过几天就应付自如了,讲起课来妙趣横生。这一次,千万要吸取教训,姑且把那些考官们的提问当成学生的提问,学生的提问有时不也是怪怪的吗?何怕之有! <br /><br />&nbsp; &nbsp; 我被叫了进去,先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如年龄、职业、特长、为什么来应聘、当记者应具备的素质等等,这些我都有有备无患,一一作了回答。这时,坐在中间的主考关开始向我提问: <br /><br />&nbsp; &nbsp; “你说你爱好写作,可是我看了你填的报考表,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出现了三次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准涂改,你怎么办?” <br /><br />&nbsp; &nbsp; 我吃了一惊,填表时我字斟句酌,怎么可能……但时间不容我多想,时间拖得越长,对我越不利,我必须当机立断。于是边想边回答:“为了弥补失误,我讲在表后附一张‘更张说明’上面写着:‘某某地方出现了三处语法错误,实属填表人的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道歉’不过——”我顿了顿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我不愿犯这种错误”。考官们笑了。事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是设计好得一个圈套。 <br /><br />&nbsp; &nbsp; 主考官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是否公开、公正、公平,电视台要求你做一次采访,你觉得首先要采访哪些人才最能让观众信服?” <br /><br />&nbsp; &nbsp; 这个问题有点棘手。为了不至于冷场,我一边重复主考官的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是否公开、公平,我觉得首先要采访这类人才才能让观众信服……”一边利用这短暂的几秒钟在脑子里急剧搜索“目标”——应聘人员?考者?上级主管?街头行人?……关键时一个“最”字,这是问题的核心。我心里渐渐有了谱说:“这类人就是落聘人员,因为有一个落聘者称赞这次招聘活动,心悦诚服,就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我估计,被录取者都会说这次招聘很成功,有关领导也会说这次效果不错,但这不足以让观众相信,甚至产生怀疑心理。而街头行人可能不知道,采访未必能深入。所以,采访落聘人员,让他们说出真实感受,最有价值。” <br /><br />&nbsp; &nbsp; 尽管我对自己的回答比较满意,但所有考官都不动声色,相当严肃。在我心里忐忑不安,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如果你这次落选了,那么,你将怨恨谁?” <br /><br />&nbsp; &nbsp; 我想了想,说:“我不会怨恨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的公平,我不会怨恨被录取者,因为他们比我强,我不会怨恨自己,因为我确实尽了力。但是——”我停了一下,“如果一定要问怨恨谁的话,我只怨恨名额太少了。” <br /><br />&nbsp; &nbsp; 所有考官都笑了起来,主考官微笑着解释:“不是名额太少,而是应聘者太多。而且我们的庙里只能容纳这么多人。”接着拿起笔在我的名字下重重地划了一道线。 <br /><br />&nbsp; &nbsp; 三天后,我终于接到了录取通知。 <br /><br />&nbsp; &nbsp; 面试时求职中关键的一环。据我了解,现在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回答的问题都不完全时简简单单的、也没有你事先可以背好答案的问题,都有或多或少的偏题、怪题。要求人临场发挥、测试你的机智敏锐。那么,如何对付它们? <br /><br />&nbsp; &nbsp; 第一, 要镇定自若,树立信心。如果遇见一两个难题就慌了手脚,结结巴巴,那肯定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须知,有的怪问,提问者心里未必就有标准答案,你不妨认为他们心中无数,他们很想听听你的见解。不妨把提问者当成“学生”,这种心理状态对稳定情绪起很大作用。当然,绝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更不能出口张狂,大放厥词。 <br /><br />&nbsp; &nbsp; 第二, 巧取角度,以奇制胜。比如前面第二问题,据说有些应聘者就回答首先要采访“活动组织者”、“考生”、“领导”等等,比较平淡,也很普通,见解不新。而从“落聘者”考虑,效果就不同。总之,不要受问题的约束,要拓宽思维领域,多层次、多角度琢磨。这就要求平时多看看有关书籍,生活中多独立思考,也许你并不一定会碰到现成答案,但对活跃思维、锻炼即席答辩能力很有好处。 <br /><br />&nbsp; &nbsp; 第三, 提出问题后,你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为了避免冷场,可以一边说些“废话”。比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哲学领域,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在那次应聘中,我就是通过重复叙述问题来“拖延”时间。与此同时,一边紧张思索答案。但“废话”不可多,不能乱绕圈子,更不可离题万里。一旦捕捉到答案,就要力求简明扼要地说出来。 <br /><br />&nbsp; &nbsp; 第四, 有些问题,你可能一片茫然,不知怎么回答,这时,千万不可惊惶失措,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回答几句总比“一问三不知”要好。但不可答非所问。实在不行,就下一个大的包围圈。我们常常看到政府发言人面对记者凌厉的提问,遇到无法明确表态的问题就用模糊语言来回答,这种方式在应聘中不得已可用之。
沙发
发表于 2003-10-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11-14 14:46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4-7-3 00:01 | 只看该作者
聪明才智征服了考官,战胜了对手,争得了工作。<br />好!好!佩服!
5
发表于 2004-7-31 10:29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还是一个理,关键是自己的实力和综合素质.
6
发表于 2004-9-30 11:06 | 只看该作者
“实力”才是硬道理
7
发表于 2004-9-30 13:5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有些体会,在众多面试中除了专业、经验等客观要素外,应变能力的好坏往往就能决定一个人命运,让人头痛的是这种能力不是能学的,而是一个人思维方式+阅历的综合体现,非常抽象,不可言喻。但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勤思考、对事物好奇心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应变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8
发表于 2004-11-4 11:40 | 只看该作者
实力+智力==能力<br />顶!!!
9
发表于 2004-12-22 20:3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问题在危急关头就会脱敏而出<br />而有些问题你永远也猜不透<br />我刚到公司上班<br />我以为自己做事苯手苯脚的,又不会说好话,老总肯定不会要我这样的人<br />可我今天问了一个老总欣赏的同事<br />他说我人比较勤快,又不多话,等我能上手了就辞掉公司的另一个。<br />真的是很意外 <img src="images/smilies/smile.gif" smilieid="1" border="0" alt="" />
10
发表于 2005-1-5 16:19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是实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纺织品论坛-中国纺织品网 ( 浙ICP备11054028号

GMT+8, 2024-11-15 13:55 , Processed in 0.076903 second(s), 22 queries .

BBS.TEX.ORG.CN 纺织品网,纺织品论坛是中国最大的纺织论坛社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邮箱:web@tex.org.cn 业务合作: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8029228 纺织QQ群:35733500
    客服热线:纺织品网客服电话 |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路(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 2007-2020 WWW.TE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纺织品网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