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标题:
纯棉特高支起皱巴厘纱的生产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texjob114
时间:
2007-7-30 10:08
标题:
纯棉特高支起皱巴厘纱的生产实践
纯棉特高支起皱巴厘纱的生产实践<br />吴争勤 李双政 陈文娟<br />(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br /> <br /> 摘要:本文针对生产特高支强捻纱产品纱捻度大、易扭结、强力低、两种捻向纱为同色、在生产过程中难以区分等特点,为此在各工序均采用特殊的工艺措施,解决了技术难题,满足了客户要求。<br /> 关键词:正反捻.染色<br />0.前言<br /> 2006年我公司根据客户要求接单生产CJ7.3/7.3 354/315 129.5双幅正反捻产品,该品种经纬纱均采用S捻和Z捻两种强捻纱,且均为:SS,ZZ……排列(即2:2排列),地组织平纹,边组织为纬重平,由于经纬向均为不同捻向的纱线,故经后加工处理后有类似邹纹布、泡泡纱等效果,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br />1.产品难度分析<br /> 1.1纱支特细且为强捻纱,浆纱能否上上浆将是该品种的生产难点。<br /> 1.2采用正反捻配置,整经,浆纱时两种捻向纱互相粘连,易产生小辫子,严重影响正常开车。<br /> 1.3两种捻向纱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才能保证不出现混淆现象。<br />2.生产实践<br /> 2.1工艺流程<br /> 经纱:络筒-热定型-整经-浆纱-穿筘-织造-织修-成包-入库<br /> 纬纱:络筒-热定型―――――――――――<br /> 2.2热定型<br /> 定型温度85℃,时间为1.5-2小时,纱层厚度约2 cm,以保证定捻充分。<br /> 2.3整经工序<br /> 该品种用纱为正反捻强捻纱,在整经必须分别生产,张力配置一定要合理,在保证经轴卷绕做到“三均匀”的前提下,我们在CGGA—114高速整经机上采用“低速小张力”的张力配置,并要求整经值车工在经轴传票上分别注明“S”和“Z”捻,以防止出现差错。<br /> 2.4浆纱工序<br /> 2.4.1浆纱技术难点分析<br /> 2.4.1.1该品种因为是正反捻产品,故必须使用双浆槽分别各走一个浆槽生产,以确保纱线捻向正确,该品种使用双浆槽生产后,每个浆槽的覆盖系数只有25.7%,是标准覆盖系数45%—55%的一半,这样也不利于生产。<br /> 2.4.1.2两种捻向的纱线号数相同,在视觉上很难区分,所以要在浆纱时对“S”捻向的纱线进行染色,以便于区分。该色应在后处理时易于退色,不影响后工序的加工。<br /> 2.4.2浆纱工艺<br /> 2.4.2.1浆纱工艺原则<br /> 强捻纱因其捻度大,约为普通纱的1.5-1.8倍,界于临界捻度,其纱质硬而脆,强力低,故我们选择GA308—360型浆纱机生产该品种,采用“两高一低”的上浆工艺路线,浆纱的任务应重在做好增强工作,同时还要兼顾保伸工作。<br /> 2.4.3 特殊措施<br /> 2.4.3.1 因为红色价廉,醒目。所以我们选用食品红对“S”捻的纱线进行染色,我们将食品红先在容器内用开水将粉状的色素搅拌均匀,然后徐徐加入浆槽,第一次加时为2㎏,以后每落一个织轴加一次,每次加入的干量为0.5㎏。<br /> 2.4.3.2 两种捻向的纱线由轴架上的经轴退绕,经过拖引辊,分别进入浆槽,但在经过拖引辊时有一段纱线是重合在一起前进的,为了避免因纱线毛羽的相互粘连或倒断头,而使一个捻向的纱线进入另一个捻向的纱线中,造成错支,我们在两个捻向的纱层中加装了一根分纱辊,使两种捻向的纱线互相脱离,杜绝了错支的发生。<br /> 2.4.3.3在起机前将两个浆槽的经轴进行认真对边,使两种纱线相互平行,对齐,确保两种捻向的纱线在伸缩筘处排列均匀,如果出烘房时两种纱线还有差异,就在伸缩筘处用绞杆对两层纱进行调整。<br /> 2.4.3.4为了便于穿筘和结经时分层,下轴时,距纱头0.7米处穿一根分层的绞线,以便于穿筘捏纱。<br /> 2.4.4浆料配方的选择<br /> FZ—1磷酸脂淀粉是根据高分子设计原理,经多元变性合成的一种纺织专用浆料,经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测试:其具有高浓低粘、水溶性好、渗透性能佳、粘度稳定、粘结力强、流动性好、浆膜光滑、柔软耐磨、退浆容易、无环境污染等特点。所以,我们选用以此做为主浆料,另外用JS—2—PVA取代了具有易结皮、渗透性差、浆膜易于撕裂、再生毛羽多等特点的1799—PVA,再加入适量具有良好的粘附力和混溶性的丙烯类浆料,符合“两高一低”工艺要求,这样,浆液成膜性好,浆膜具有较高的强度、柔软性,浆液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br /> 具体配方为:FZ—1 62.5㎏<br /> JS—2 50㎏<br /> XZW—1 25㎏<br /> SLMO—96 2㎏<br /> NL—4 0.1㎏<br /> 后上蜡 0.2 %<br /> 2.4.5浆纱工艺和浆纱质量见表1<br /><br />表1 浆纱工艺和浆纱质量<br />项目 参数 <br />供应桶含固量(%) 15.6 <br />浆槽含固量(%) 15.3 <br />浆槽粘度(S) 10.8 <br />浆锅温度(℃) 95 <br />浆纱速度(m/min) 45 <br />第一后浆辊压力(KN) 12.4 <br />第二后浆辊压力(KN) V1(10m/min) 8 <br /> V2(10m/min) 18 <br />第一二测压辊压力(KN) 1.5 <br />上浆率(%) 10.1 <br />回潮率(%) 7.2 <br />浆纱增强率(%) 16.3 <br />浆纱减伸率(%) 6.1 <br /> 注:漏斗水值4.5S<br /> 3.穿筘工序<br /> 由于该品种经纬纱均采用S捻、Z捻两种纱,且均为SS,ZZ……(即2:2排列),所以要求穿筘值车工要严格按工艺要求穿筘,质量检查严格采取穿前查、边穿边查、穿完全面检查的方法,确保穿筘质量无差错。<br />4.织造工序<br /> 4.1经过多次工艺实验,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操作要领,上机工艺和织造质量见表2<br />表2 上机工艺和织造质量<br />项目 参数 <br />机型 ZAX—e—280 <br />车速(rpm) 540 <br />上机张力(N) 1000 <br />后梁高低×前后 80mm×6格 <br />停经片高低×前后 2.5格×6格 <br />平综时间(度) 300(1。2页综平)/280(3。4页综平) <br />开口量(mm) 80 84 88 92 <br />吊综(mm) 77 75 73 71 <br />止纱销(度) 62—192(首纬72—196) <br />主喷嘴(度) 72—174(首纬82—174) <br />辅喷嘴(度) 72—148 <br /> 88—188 <br /> 108—178 <br /> 126—196 <br /> 146—216 <br /> 166—236 <br /> 180—256 <br /> 190—280 <br /> 196—310 <br />气压主喷(mpa) 0.15 <br />辅喷气压(mpa) 0.22 <br />断经(次/台时) 2.02 <br />断纬(次/台时) 2.58 <br />布机效率(%) 88.5 <br />入库一等品率(%) 100 <br />出口交布合格率(%) 99.1 <br /> 4.2操作要领<br />上机前由保养人员效正工艺并张力复零,清除三辊杂物,以防梗断布面。<br />上轴时多个人协作,并且使经纱一直处于较张紧状态,以免相互纠缠。<br />在停经架和后梁间加分纱棒,避免正反捻纱相互纠缠和便于值车工处理断头。<br />接头纱不能用错,红接红,白接白。<br />纬纱不能换错,两个储纬器用纱不一样,一个用S捻纱,一个用Z捻纱。<br />拆坏布用逆转键一纬一纬拆。<br /> 5.结束语<br /> 5.1整经宜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配置。<br /> 5.2浆纱采用“两高一低”工艺配置,合理车速,确保上浆率,增加纱线强力。<br /> 5.3浆纱在开车过程中要关紧两个浆槽间的阀门,防止两个浆槽串浆。<br /> 5.4浆纱了机后及时清洗浆槽,以防腐蚀及污染。<br /> 5.5织造过程中必须保证上轴质量,经纱断头时同捻向纱线相结,纬纱断头时,确保组织循环正确。<br /> 参考文献:<br /> [1]周永元 ,洪仲秋 ,万国江等. 纺织上浆疑难问题解答.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0。<br /> [2]张辉 ,吴思义. 超低浆纱覆盖系数应用的设想,第三界中国西部浆料及浆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79—81。<br /> [3]田宗让、马聪利。(T/R23.6 tex+T/R19.7 tex)T/R17.4tex 669/362 170双面布生产实践,第五界浆纱和浆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征文文集,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121—123 .<br /> [4]何安民,张升民,李彩利 .T80/R20 (23.5+19.5)/18.5 692.5/346 170经二重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纺织浆料和浆纱技术研讨会应征论文集,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2005.11:8-11
欢迎光临 纺织品论坛 (https://bbs.tex.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