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标题: 原料吃紧严重阻碍我国亚麻行业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亚马王子    时间: 2005-8-16 17:13
标题: 原料吃紧严重阻碍我国亚麻行业发展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亚麻纺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亚麻原料供应持续&shy;吃紧,原料依赖进口,大大降低了亚麻纺织企业的效益。业内专家认&shy;为,原料已成为我国亚麻行业发展的瓶颈。 <br /><br /><br />&nbsp;&nbsp;据黑龙江省亚麻集团副总经理张文太介绍,过去10年我国的亚麻纤&shy;维自给率仅有一半左右,每年需进口亚麻纤维4万吨以上,年耗用外&shy;汇1亿多美元。预计&quot;十五&quot;期间我国每年亚麻纤维的需求量将达1&shy;0万吨,亚麻种植面积达到24万公顷左右才能满足需求,但实际缺&shy;口近60%。巨大的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来补充,然而企业利用进口原&shy;料与利用国产原料生产相同产品所获利润相差悬殊。以24支纱原料&shy;为例,进口原料价格为2.4美元/公斤,用100吨原料加工成亚&shy;麻布出口抵税后可获利114万元;而国产原料价格为21元/公斤&shy;,用100吨加工成亚麻布出口退税后可获利150万元。可见,使&shy;用国产原料比使用进口原料多获利36万元,亚麻原料不足严重阻碍&shy;了我国亚麻行业的发展。 <br /><br /><br />&nbsp;&nbsp;我国只有黑龙江省适宜大面积种植亚麻,去年该省亚麻种植面积为1&shy;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左右;原茎总产量约为30万吨&shy;,占全国的50%。但是该省的亚麻产量竟还不能满足本省的亚麻纺&shy;织需求。黑龙江省现有纺锭15万锭,年纺纱3万吨,需要打成麻5&shy;万吨,而省内每年种植的亚麻原茎只能生产打成麻1万吨左右,大部&shy;分需要通过进口解决。 <br /><br /><br />&nbsp;&nbsp;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的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造成我&shy;国亚麻原料供应不足: <br /><br /><br />&nbsp;&nbsp;一是亚麻种植面积严重不足,种植和加工缺少统一规划。以黑龙江为&shy;例,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种植亚麻比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受自然灾害&shy;、收益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该省亚麻种植面积始终维持在130万&shy;亩左右,而实际需要种植200万亩才能满足麻纺企业的需求。 <br /><br /><br />&nbsp;&nbsp;二是定单农业在亚麻种植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造成亚麻种植面积与&shy;亚麻原料市场脱节,影响麻农种麻积极性。黑龙江省主要采用定单农&shy;业的方式确定亚麻种植面积,即纺织厂每年与原料厂签订原料供应合&shy;同,原料厂再与麻农签订合同,麻农根据签订的合同进行种植,但在&shy;实行操作中,大部分亚麻纺织企业却没有严格执行合同。另外,曾在&shy;麻农、原料厂、纺织厂之间出现过的&quot;三角债&quot;问题,也严重影响了&shy;麻农的种麻积极性。 <br /><br /><br />&nbsp;&nbsp;三是亚麻产量低、长麻率低。黑龙江省亚麻亩产始终徘徊在180公&shy;斤左右,长麻率仅为10%左右。张文太认为四个方面原因导致了这&shy;种状况:不重视提高栽培技术,选种缺少分析和规划;品种推广和良&shy;种繁育混乱,种子繁育体系不健全,没有实行专业化生产,优良品种&shy;在扩繁过程中就已混杂和退化;先进种麻技术得不到应用,目前除化&shy;学除草技术和施肥技术得到应用外,其它种植新技术很少有人问津;&shy;农务员水平不高,且缺乏专业培训。 <br /><br /><br />&nbsp;&nbsp;针对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张文太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强&shy;亚麻原料业: <br /><br /><br />&nbsp;&nbsp;尽快实施亚麻主产区&quot;北移东扩&quot;战略,即主产区向新麻区转移。黑&shy;龙江省的亚麻种植主要集中在老麻区和新麻区,老麻区位于省中部和&shy;南部,新麻区位于省北部和东部。新麻区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接近东&shy;欧水平,广懋的土地资源和极高的机械化水平使其发展亚麻种植的空&shy;间极大。估计按目前的种植水平原茎亩产就可达到300公斤,长麻&shy;率可达到14%以上。如果按国际先进模式种麻,多数地区可达到东&shy;欧水平,即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亩产将分别达到500公斤、70公&shy;斤和45公斤左右,平均长麻率达到17%以上,纤维号将达到18&shy;#以上。 <br /><br /><br />&nbsp;&nbsp;迅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shy;权威的亚麻种子公司,承担全国亚麻种子市场的组织领导、规划设计&shy;,技术监督,种子调配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其次要尽快建立原种基地&shy;,保障优良品种的有序繁育和推广,保障麻农用种质量的稳定。 <br /><br /><br />&nbsp;&nbsp;抓紧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区和原料基地。建设2--3个高科技种植示&shy;范园区,并参照国际先进的种麻模式来规划,把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shy;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系统化高产栽培的样板,带动全国种麻水平的飞&shy;跃。 <br /><br /><br />&nbsp;&nbsp;定期举办农务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农务员的技术素质,提高其指&shy;导麻农种麻的能力。培训要制度化,定期办班,以保障尽量多的农务&shy;员参加培训和实现已培训过的农务员的知识更新。




欢迎光临 纺织品论坛 (https://bbs.tex.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