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论坛

标题: 巴西棉花简史和现状 [打印本页]

作者: 纺织手手    时间: 2007-1-11 15:40
标题: 巴西棉花简史和现状
  巴西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出口量居第四位。 <br />  一、棉业简史 <br />  巴西是棉花起源地之一。目前世界公认51 个棉种(亚种),3 个四倍体野生种之一的黄褐棉(Gossypium mustelinum)原产于巴西。所以,巴西是现代栽培棉的起源中心之一。巴西16 世纪就可能有棉花栽培,因为在1578 年的专著就描述了那个世纪30 年代(1534)巴西手工棉纺织加工的过程。到18-19 世纪,巴西植棉出现第一个高峰,称为“黄金时代”(Gold cycle)。 <br />  18 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带动了巴西的植棉业。从1781 年开始,英国消费的原棉大部分来源于巴西。1802-1806 年每年从巴西进口原棉3~7.4 万包。随后的美国独立战争,迫使英国转移棉花市场,于1812 年在巴西南部城市圣保罗建立第一个纺纱厂。1820 年第一台锯齿轧花机在巴西投入使用。 <br />  在巴西,陆地棉(G. hirsutum)于1863 年由英国人首次引入,此前栽培的主要是海岛棉(G. barbadense),也有很少量的黄褐棉和陆地棉野生种系玛丽加兰特棉(G. hirsutum race marie-glante)。美国的南北战争,推动了巴西棉花生产,出口量剧增。 <br />  19 世纪80 年代,巴西原棉每年的出口量从16 吨发展到500 吨,棉花价格也攀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887 年,彼得二世(D. Pedro II)在大坎皮纳(Campina Grande)创立了巴西农业试验站(IAC),开始棉花科研工作。 <br />  20 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巴西棉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是对巴西植棉有利,促使巴西棉纺织厂大量发展,但是产量不稳。例如在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总产原棉在1 万吨到30 万吨之间波动。在1919 年,80%的棉花用于巴西本国的202 家棉纺织企业。20世纪,棉花又有新的发展速度,棉区向圣保罗州西南部的巴拉那州扩展,IAC 启动了棉花育种项目。 <br />  1934~1945 年的二次世界大战,巴西棉农虽然找到新的棉花市场,出口南非、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但产量受到较大影响,1944 年60 万吨降到1945 年的34 万吨。二战前的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巴西咖啡出口受到打击,农田转向生产棉花,使得圣保罗成为巴西最大的棉产区。   20 世纪的60~70 年代,巴西棉业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量攀升,至1968 年达到200 万吨,在国际上于美国、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成为第5 大产棉国。1975 年,MBRAPA 建立棉花研究中心。 <br />  20 世纪80年代,巴西又滑到棉业发展的低谷,植棉面积和总产分别由1981 年的410 万公顷和100 万吨下降到1993年的103 万公顷和42 万吨,原棉60%依靠进口,并由此引起80-100 万人失业。 <br />  90 年代中期之后,巴西棉业开始恢复,年产量在本世纪初达到新高,2003/4 年度总产130 万吨,并出口44 万吨。 <br />  二、植棉现状 <br />  (一)棉区和植棉面积上世纪90 年代,巴西棉区作了大幅度调整,主要由南部和北部向中西部转移,而且棉区变化很大,中部新棉区产量占全巴西的比重从1990 年度的17%增加到2005 年度的94%。巴西从西到东形成植棉带,虽然贯穿了15 个州,但棉区是集中成片的,可分3 个棉区: <br />  一是中西棉区或Cerrado 棉区,包括中西部的3 个州(马托格罗索、戈亚斯、南马托格罗索)、东南部的1 个州(米纳斯吉拉斯)和东北部的1 个州(马拉尼昂)。 <br />  二是南部棉区,包括南部的巴拉那和东南部的圣保罗2个州。 <br />  三是东北棉区,包括东北部的8 个州(皮奥伊、塞阿拉、北里奥格兰德、帕拉伊巴、伯南布哥、阿拉戈斯、塞尔希培、巴伊亚)。1999—2001 年全巴西每年植棉75-85 万公顷,中西棉区约为全巴西2的80%以上,南部棉区占13%,东北棉区虽然覆盖的州多,但面积很小,不到7%。三年平均植棉面积最大的是马托格罗索州(简为MT),占全巴西的54%,其次是戈亚斯州(简为GO),占13%。巴伊亚、圣保罗、南马托格罗索和巴拉那等州面积相差无几,各占6%-7%,米纳斯吉拉斯州占4%,赛阿拉州占1%,其余州共约1%。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巴西植棉面积稳中有降,1993-1995 年最大,每年110-120 万公顷,1996-2002 年每年在70-85 万公顷之间。近年来有所增长,2005、2006 年度收获面积分别是84 和97 万公顷。 <br />  (二)生产水平和品质情况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巴西植棉面积虽然稳中有降,但总产基本上是持续上升,1993-1998 年间为40-50 万吨(1996 年30.5 万吨),1999 以来年产量在70 万吨以上,2002年84.7 万吨。近两年恢复更快,又突破百万吨大关,2005、2006 年度分别达到113.9 和119.4 百万吨。 <br />  从产量上看,巴西第一大产棉州是马托格罗索州,其次是巴伊亚州和戈亚斯州,2004 年度其棉花产量分别是57 万吨,30.7 万吨和18 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1%、22%和13%。上世纪后期以来,巴西棉花单产持续上升。1993-1997 年间每公顷为440-540 公斤(1995 年360 公斤/公顷),1998、1999年先后达到760 和930 公斤/公顷,2000 以来每公顷产量在1000 公斤以上,2004 年单产全巴西平均为3302 公斤/公顷(籽棉。其它单产数字均为皮棉),2005、2006 年度分别冲到1356 和1231 公斤/公顷。 <br />  2006 年度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植棉后期降雨量较大,收获期推迟约1 个月,减产10%-15%。巴西棉花单产最高的是在Cerrado 棉区,在戈亚斯州一个11.7 万公顷的谷地,单产高达1872.75 公斤(124.85公斤/亩)。据马托格罗索州植棉协会棉花实验站的育种家Paulo Aguiar 博士介绍,在马托格罗索州的一片棉田平均产量(籽棉)在3400 公斤/公顷,最高的在6000 公斤/公顷(400 公斤/亩)以上。巴西东北棉区单产一直很差,远远低于平均水平,1997 年以后在攀升,至2003 年度接近2500 公斤/公顷(籽棉)。 <br />  巴西棉花生产品质较好,结构较合理,这可能是巴西棉花能够保持一定出口比例的原因所在。以主产区Cerrado 原棉为例,纤维长度(UHM)分布范围较广,从26.6mm 到31.0mm。其中,70%的原棉绒长在28-29.5mm 范围之内,29.6mm 以上的还占9%。纤维强度(g/tex)分布范围是24.0-32.1,其中28 g/tex 以上的占85%。纤维麦克隆值在3.40-4.80 范围之内,3.81-4.20 之间的51%,3.61-4.40之间的占89%,总体看来是中度略偏低。纤维整齐度很好,分布范围是78.1%-86.0%,而超过95%的原棉的整齐度在80%以上。 <br /><br /><br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网&nbsp; &nbsp;<a href="http://www.tex-asia.com" target="_blank">http://www.tex-asia.com</a>




欢迎光临 纺织品论坛 (https://bbs.tex.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