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一兵 发表于 2007-5-23 18:25

[注意]化纤布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三大不利因素需重视

化纤布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三大不利因素需重视<br /><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浙江省累计出口化纤布8.2亿米,价值7.2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8.3%和40.4%,出口均价8795美元/万米,上涨9.5%。1-2月,浙江省化纤布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几乎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今年1-2月,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化纤布8.1亿米,增长29.6%,占同期全省化纤布出口总量的98.8%。二、私营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今年1-2月,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化纤布5.4亿米,增长54.7%,占同期全省化纤布出口总量的6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亿米,增长14%;集体企业出口1亿米,下降21%;国有企业出口0.6亿米,下降3.2%。三、欧盟成为浙江省化纤布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今年1-2月,浙江省向欧盟出口化纤布1.1亿米,增长60.7%,占同期全省化纤布出口总量的13.4%,超过阿联酋成为浙江省化纤布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同期,浙江省对阿联酋出口0.9亿米,对东盟出口0.6亿米,对巴基斯坦出口0.5亿米。上述四大市场占同期全省化纤布出口总量的37.8%。四、合成纤维长丝纱线的机织物是出口的主要品种。今年1-2月,浙江省出口合成纤维长丝纱线的机织物6.3亿米,增长21.4%,占同期全省化纤布出口总量的76.8%。<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受欧盟、美国对我化纤布征收反倾销税以及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影响,2005年和2006年,浙江省化纤布出口呈现低迷状态,出口增速分别只有5.8%和8.6%,大大低于2001年至2004年间年均46.3%的出口增速。今年1-2月,浙江省化纤布出口虽然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化纤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一、贸易壁垒接踵而来。近年来,我国化纤类产品出口接连遭到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欧盟继2005年对我部分化纤布出口征收反倾销税后,2006年末又对我化纤布发起反吸收调查。一旦调查认定“吸收”行为存在,欧盟将对我化纤布征收高额反吸收税。届时,浙江省化纤布将失去价格竞争优势,部分企业可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此外,美国于去年底对我聚酯短纤开征反倾销税;土耳其也对我国聚酯合成纤维进行反倾销调查。不断出现的贸易壁垒使我省化纤布出口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反弹迹象,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再次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曾经高达44.1%,2005年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与行业自律引导下,化纤行业的投资增速下降到2%。2006年1-5月投资增速也仅为3.2%,但到11月份则出现迅速反弹,增速累计达到33.8%,虽然12月份增速趋缓,但全年行业投资同比仍增长22.9%。与此同时,化纤行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档次没有明显提高,产品同质现象突出。大量同质产品充斥市场将引发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三、上游主要原料依然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内化纤原料生产能力的不断加强,浙江省化纤原料进口增速逐渐减缓,但进口量依然持续扩大。2001年至2006年,浙江省PTA(对苯二甲酸)进口量从41.8万吨上升至307万吨,6年间增长6.3倍;MEG(乙二醇)进口量从11.9万吨上升至149万吨,6年间增长11.5倍。今年1-2月浙江省PTA和MEG进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分别进口59.6万吨和29.4万吨,增长39.2%和16.6%。由于化纤原料供应商相对集中,而采购商相对分散,持续增长的进口量极易使我省化纤行业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增加了化纤行业的经营风险,给化纤行业的正常发展带来较大隐患。<br /><br />&nbsp; &nbsp;&nbsp; &nbsp;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差别化产品,努力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应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实现化纤行业的有序发展;三是加强化纤行业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力度,加快上游原料产业发展,提高主要原料的自给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化纤布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三大不利因素需重视